王学进:乐见共享驿站在社区遍地开花
12月10日,宁波镇海蛟川街道中一社区的共享驿站正式对居民开放,空气净化器、榨汁机、健身器、照相机……各式各样的物品已整齐地摆放在货架上。这些物品来自于社区居民的捐赠,有需要的居民可随时免费借用,捐与借悉听尊便。开张首日,前来“尝鲜”的居民不少,很多物品早已被预订了。(12月12日《现代金报》)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现如今,冠以“共享”之名的事物层出不穷,不过“共享驿站”还是头一回听说。共享时代来得猝不及防,好些人都没做好准备,故很多人对“共享某某”持保留态度。但我相信,没人会对建在社区里的“共享驿站”说三道四,居民们一定会一致拥护。
在社区里建共享驿站,是个金点子。创意源自一辆轮椅。今年1月,家住蛟川街道香河湾小区的居民李雪来到社区,希望社区工作人员能够帮她一个忙,她想把自己的一把轮椅捐出来,给有需要的人使用。工作人员收下了轮椅,结果派上了大用场,解决了很多腿脚不便的居民的急用。既然轮椅可以共享,那么居民家中其他闲置的物品也可以拿出来共享。于是,社区工作人员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居民捐献,免费共享”的闲置物品共享驿站。
就像轮椅是专门为腿脚不便的伤残人员准备、一旦康复就再也用不着一样,现在很多家庭都有类似的家用电器和设备,有的用过一阵再也不用了,有的更新换代被淘汰了,但扔了又不舍得,搁在家里又占地方,左右为难,现在可好,社区里建起了共享驿站,可以送去给有需要的家庭用,一带两便,于己于人都有利,而且环保,多大的好事啊!
人有贫富之分,家庭生活水平有高下之别,富裕家庭淘汰下来的家用电器,对普通家庭而言,可能就是高档商品了,现在,这些平时舍不得掏钱买的高档商品可以为我免费使用,用毕还给驿站,让它们服务于别的居民,循环使用,物尽其用,其要义与当下政府正在大力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目标高度吻合。
值此人们普遍感到社区居民相邻不相识、隔阂日深之际,共享驿站的设立,就像小区公园和健身场地一样,为居民间架起了一道沟通的桥梁,为他们提供了日常交往的公共空间,无形之中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现在几个预订使用照相机的居民已经互加了微信,谁相机使用好了,就通过微信联系,直接把照相机流转给下一个人使用,他们还建了一个摄影爱好者的群,准备定期组织摄影外拍活动。就这样在你来我往中,原先陌生的都成了微信好友、驴友,邻里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
你说,这样的共享驿站,谁人不爱,哪个不喜。还等什么呢?凡是有条件的社区抓紧建设吧!
http://dzb.jinbaonet.com/html/2018-12/12/content_341092.htm?div=-1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