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的开展
对于绍兴市聋哑学校的学子而言,12月7日,是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因为这一天,他们有了专属于自己的游泳基地。当天,绍兴市残联、市体育局、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在该校举行了绍兴市残疾人游泳基地授牌仪式,出席授牌仪式的还有市科元俱乐部优秀教练、运动员代表。(详见本版相关报道)
绍兴市残疾人游泳基地的建立,受益的当然是我市广大的残疾人,包括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今后,基地将会成为我市培养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训练场所,但从实际使用的频次和效率论,受益最多的自然是该校的学生,因此,笔者由衷地为学生也为教师感到高兴。
据我所知,专门为残疾人设立游泳基地,绍兴全市应该是独此一家,其意义不容小觑。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开展,社区里的公共体育设施在不断增加和完善,但专门为残疾人设立的体育设施则很少。以全国仅有的12个“无障碍设施示范城市”之一的杭州为例,调研统计得出:平均每个社区有1.53个篮球场,0.78个羽毛球场,3.28张乒乓球桌,1.65个健身路径点,但均没有为残疾人提供特殊化的体育公共设施,残疾人只能与健全人共用体育设施。由于残疾人健身的体育场地设施与健全人有较大的区别,绝大多数残疾人不适合健全人的体育设施,所以,那些体育设施对他们来说就是摆设。绍兴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么,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现状又如何呢?不敢恭维,与普通学校差距不小。存在的问题,除了体育教材建设滞后,教学目标定位与残疾学生体育需求不匹配,体育成绩的评定缺乏科学性,专任体育教师不足,专职与兼职比例严重失调,突出的一点是,体育活动场地器材不足、设施不全,与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有很大差距,无法满足体育教学和其他体育活动的需要。也即是说,社区存在的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特殊教育学校一样存在。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从宏观角度而言,既能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能维护社会稳定;从微观角度论,它对残障学生具有生理补偿、心理教育和疗愈功能,从一定意义上讲,体育教育对残障人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健全人。因此,不仅是教育、体育部门,不能忽略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
首先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帮助残疾人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提高民众对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其次是加大地方财政对残疾人公共体育的支持力度,建议每年划拨一定比例的彩票公益金作为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再次就是积极推动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建设残疾人公共体育设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建设和体育教学的开展,帮助解决体育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提高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专业水平。
如建立在市聋哑学校的残疾人游泳基地,就得到了市科元游泳俱乐部的大力支持,今后单永刚、王宏伟这样的优秀教练,将会和学校的体育教师一道,开展体育教学,培养体育苗子,促进聋哑学校的体育教育做强做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