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家庭医生”理应成中小学生“标配”

(2018-09-19 16:06:19)

王学进:“家庭医生”理应成中小学生“标配”

 

今年9月新学期开学后,绍兴市中心医院医共体柯桥分院推出“家庭医生进校园”服务,柯桥城区10所中小学(5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的2.2万余名学生,将免费享受家庭医生服务。目前,已有5所小学的近万名学生完成签约。(919日《绍兴日报》)

 有人或许会不解地问:中小学校不都配备校医了吗?怎么还要签约“家庭医生?是的,只要稍微有点规模的中小学都有校医和校医室,但为什么仍然需要签约“家庭医生”?道理我说给你听。

其一,校医人手少,一般只有一到两个,而学生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根本服务不过来;其二,药品少,医疗设施简陋,以至于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校医老是用同一种药打发身患不同疾病的学生,或者这次开的药与上次的相同;其三,校医的诊治水平和服务水平不高。人人网曾对90后发起了一项“201490后对校医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90后不满校医院服务,称校医院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大学校医的水平尚且如此,遑论中小学校医的水平了。

让“家庭医生进校园”恰恰能弥补校医人手不够、水平欠高的不足。从柯桥区已经签约的“家庭医生”人员组成看,学生的家庭医生团队配置与社会上重点人群一致,由1名医共体总院专家、1~2名全科医生、1~2名护理人员、1名公共卫生人员组成,1所学校对应1个家庭医生团队,不仅数量有保证,而且有专家坐诊,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均能得到保障。

 学校是人群密集的地方,一人有病,往往能传染一方,所以是流行病和传染病高发的地方。近年来不断爆出的校园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涉事学生动辄几十人,上百人,单凭一个校医根本对付不过来,亟需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及时介入方能得到有效控制和诊治。如重病学生较多,在学校一时难以得到有效诊治,也可由“家庭医生”联系转诊各大医院,保证患者能迅速及时地得到上级医院的治疗。这些都是“家庭医生”的优势。

不仅如此,其优势还表现在:一是能经常性地在校开展健康讲座,提供日常咨询服务,以及健康教育、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每年免费提供一次健康体检等;二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做好学生身体的健康管家。“家庭医生”会重点关注学生的视力、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若出现视力异常、超重肥胖、营养不良等情况,会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三是惠及一万来名非柯桥户籍学生,以往非柯桥户籍学生体检需要收费,现在全部免费,以往这些学生都没有电子健康档案,现在也都有了。

前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学生作为家庭成员中的一员,理应在“扩大”之列,希望有更多的“家庭医生走进校园”,成为学生的健康管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