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宁波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向学生家长发布了一份告家长书,严令禁止手机和智能电话手表带入校园。消息在升旗仪式上宣布后,学校里一片哗然。有一位五年级学生直接找到校长,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智能手表一方面是要和父母联系,另外一方面是保障在路上的安全。”校长最后同意,智能手表需在家长书面申请政教处批准后方可带入学校使用。(6月5日《现代金报》)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对该禁令投赞成票。理由除了告家长书中列举的利用手机和智能手表上网搜题、传送答案等行为外,还有这几条:
其一,安全性难以保证。儿童智能手表是新事物,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市场上充斥着很多劣质产品。一些廉价的杂牌智能手表没有3C认证、入网许可证及权威机构检测辐射,存在辐射超标问题。2015年,央视《第一时间》栏目买了3款儿童定位手表,价格分别是148元、380元、798元,他们找了专业机构进行辐射检测,其中价格为148元的儿童定位手表在拨打电话时的辐射峰值最高达2900,是手机拨打电话时的1000倍。
其三,不利于学生自理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学生自理能力普遍不强,做大小事情都要依赖父母。就像有了智能手机,做题目都要依赖搜索引擎,有了智能手表,什么事情都要向父母汇报,请示怎么做,连上下学都要报平安,其实没这个必要。——在前些天召开的全省建设平安浙江工作会议上,宁波连续12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平安市”称号,成功捧回浙江平安建设的最高荣誉——平安金鼎。有困难,自己解决,不要芝麻大一点事情都要对父母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生活能力的提高。
由此观之,各地学校应向宁波新城第一实验学校看齐,就像对智能手机说不一样,对智能手表也要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