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宁波的慈善文化氛围为什么这么好

(2018-01-24 08:27:15)

王学进:宁波的慈善文化氛围为什么这么好

 

这是一则非常暖心的新闻:爱卡德和伊芙琳这对德国夫妇10余年来帮助了很多宁波人(丈夫曾是宁波“茶花奖”的获得者),两年前妻子被确诊肺癌晚期,因支付不起高昂的医疗费用,在医生的鼓励下,丈夫通过网络发出了求助信息,很快这则消息刷爆了很多市民的朋友圈,一天时间就募集到了10万元捐款。(123日《宁波晚报》)

 这对经济并不宽裕的德国老人10多年坚持帮助宁波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与其说是国际主义精神,还不如说是人道主义精神。在他们眼里,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德国人,都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一员,他们都有义务帮助有困难的人。而在他们看来,目前最需要帮助的是民工子弟,因此他们关注的重点是民工子弟。

他们没有孩子,所以都非常喜欢孩子,而民工子弟是一群特殊的让人心疼的孩子,“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来过上更好的生活,而不是由出身好坏来决定。这在任何国家都没有区别。”这是爱卡德的观点。恰恰因为这点,我格外尊敬夫妇俩。

我相信,每个宁波市民看到这张他们和宁波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郭天放合影的新闻照片都会被感动,因为背景放满了要送给民工子弟的各色毛绒玩具。其中透出的浓浓的慈善氛围扣动了每个读者的心弦。那里面凝聚了两位外国老人对民工子弟多少的大爱啊!

 也许有人想不通,外国人不是挺有钱的吗?怎么好意思向中国人求助?告诉你,他们收入不高,没医保,加上10多年做公益耗去了他们大部分积蓄,加上每个疗程七八千元的医药费,他们实在支撑不下去了,故才迫不得已向宁波人发出了求助。

可贵的是,宁波市民并不因为他们是来自发达国家的“有钱人”捂紧钱袋,而是冲着他们1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这点,就毫不犹豫地向他们伸出了援手。这是另一种意义的国际主义精神,也可说是继承并发扬了中华民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精神。宁波再次用实际行动印证了“爱心城市”的美誉。

 要弘扬慈善精神,首先要培育慈善文化。从上述中外互助的案例中可知宁波的慈善文化氛围多好啊!

近日,宁波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保障机制。其中特别提到要营造浓郁的慈善文化氛围,并将其列为六大宁波慈善事业的目标任务之一。(123日《现代金报》)

这个任务提得好。在我看来,宁波的慈善文化氛围已经足够好了,上述新闻足以为证。现在有政府的推动,深信,宁波的慈善文化氛围必定会更加浓郁,宁波的慈善事业也必定会更加健康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