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200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停课扫地”的好传统应该发扬光大

(2015-05-06 08:19:28)
标签:

教育

王学进:“停课扫地”的好传统应该发扬光大

 

   上课铃响了。成都20中高二(8)班的学生却没有进教室,而是穿上了绿背心,有的拿扫帚,有的拿拖把,有的推起了垃圾车,开始打扫校园。从5月4 日起,他们将全部停课三天,专职负责校园卫生。据悉,这是该校延续了20年的传统。但这一传统最近却遭遇了家长的质疑。(5月5日《成都商报》)

停课扫地,会耽误学习时间,此种质疑自1996年学生停课打扫清洁这一制度建立以来,一直伴随至今,但可贵的是,该校历任校长始终不放弃这一制度,一以贯之地贯彻至今。对此种教育的韧劲,笔者要毫无保留地予以肯定。当然,这是基于笔者对这一传统的认可之上。

不错,“停课扫地”是一种好传统。尤其是在当今劳动教育不受重视,中小学教育普遍不设或少设劳动课的大环境下,成都20中一反常态,顶住来自各方的压力,将“停课扫地”作为一项制度坚定地执行至今,殊为不易。这样做,不仅需要教育勇气,更需要教育智慧。

也许有人会质疑,扫地并非一项技术活,学校老是将“停课扫地”作为劳动课,未免局限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须知,劳动教育涵盖方方面,学校哪能将清扫校园作为唯一的劳动方式?此种质疑有理。这也是需要该校改进的地方。

我注意到,学校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改进和创新了清扫方式,对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清扫要求。如学校要求,学生推垃圾车不能倾倒垃圾,要把垃圾袋一袋一袋在垃圾房放好,以便清洁工人进来收拾;给垃圾桶换垃圾袋,袋口覆盖垃圾桶的深度达到8厘米,追求整齐美观。“大概这么长。”高二(8)班学生杨沁雪比了半个手掌的距离。

别小看这些细微的变化,其意义正如胡铃冬校长所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要求,指导学生做好身边事、细小事,教给学生智慧的做事方式,务实的工作态度。”这就赋予了扫地这项简单劳动不一样的内涵,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

本次课程改革,把“劳动教育”改成了“劳动与技术教育”,旨在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并掌握一定的谋生技能,了解更多的科技知识;新课改还特别强调劳动的教育功能,旨在改变当下有劳动无“教育”的现状。成都20中巧妙地通过提高扫地要求,既让学生提升了清扫技能,又让他们接受了为人处世的教育,故此,这一传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有毕业生说,在20中的三年,劳动课是我最难忘的记忆之一。可见劳动课让学生受益终生。

可惜家长认识不到这些,故遭致他们的反对。成都20中如想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还须在发扬光大传统上下功夫。当务之急是将“停课扫地”当做劳动教育的校本特色做大做强,从培养目标、课时安排、方式创新、内容拓广、评价标准等方面制定一系列的计划,对学生进行有系统的劳动教育。

现在各地学校都在抓校本教育,唯独对劳动教育的校本教育不够重视。从这点也可看出,我国教育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别。如为了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好习惯,日本许多学校都举办“田间学校”、“森林学校”、“孤岛学校”,将这些当做劳动教育的校本特色,让孩子们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勤劳勇敢的精神。他们对孩子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成都20中应该大胆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将“停课扫地”这一优良传统内化为劳动教育的校本特色,在继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劳动内容,提升劳动品质,凝练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教育特色,为各地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校本教育提供一个范例。这就是我的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