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中石油的,没人查”的口头保票说明什么

(2013-04-18 15:42:03)

王学进:“中石油的,没人查”的口头保票说明什么

 

   央视记者日前在北京北四环边的某单位驻京办事处暗访公款吃喝时发现,此处生意特别好,记者问服务员原因,服务员称,我们是中石油的,不会有人来检查,我们自己领导都来这吃饭,没事。(4月18日央视)

  服务员大概是把记者也当成了食客,故向他透了个底,此店店主是“油老大”,尽管放心吃,没人敢来查的。从记者的实地暗访中发现,服务员所言不虚,大小包厢几乎满了,当天就有五六桌,食客都是油田的。

   从中我找到了八项规定难以完全落到实处的真实原因,原来居然有享受豁免检查权的牛逼单位。我不知道中石油开的酒店得享豁免权的原因是什么,也不知道负责查处的执法单位是否得到了上级不准检查的指示,只知道事实就是如此。依此类推,中石化等央企开在京城的会所酒店估计也没人查,甚而各地政府设的驻京办会所也没人查,一句话,凡是国企和政府机关的会所酒店均可以放心大胆地吃。如此一来,八项规定焉能得到认真执行?

   在此,咱不想再去谴责这些违反八项规定的国企大佬,只想追究负责查处的执法单位何以如此宽容厚待这些央企,从中又暴露了一个什么问题。显然,此案再次暴露了选择性执法的问题。同是公款吃喝,执法者只选择对那些无关系、无背景的企业单位进行查处,对那些独霸一方、有保护伞的央企单位则网开一面,这公平吗?

此种选择性执法不但给执法腐败提供操作空间,执法者可以利用控制执法权威胁利诱被检查对象,达到权力寻租的目的,而且极易造成“破窗效应”,既然“两桶油”开的酒店可免于检查,那别的单位企业何尝不可以拿到免检证,前提是做足“功夫”,从而向社会和公众传递出一个错误信息:对八项规定不必当真,只要做好“下有对策”的应对功夫,大有腾挪闪躲的空间,轻松逃避检查。

看来要使八项规定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实施,关键是要负责督查的执法单位端正认识,公平公正执法,杜绝选择性执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