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厕所革命”缘何难以为继
(2012-07-04 14:15:09)
标签:
杂谈 |
王学进:“厕所革命”缘何难以为继
类似新闻所在多有,如宁波镇海区,自前年12月开始试行免费手纸,就遭遇了疯抢,有人狂撕两三米,有人暗偷明抢,丑态百出(2011年6月15日《钱江晚报》);再如杭州花港五星级公厕一年卫生纸就花了5万元,就因为免费,手纸被如厕者拿来揩鼻涕、擦手和擦鞋给浪费掉了;更有甚者,有人连免费洗手液都不放过,清洁工反映,“有些年纪大一点的人,带个空瓶子来装洗手液”(09年2月26日浙江新闻网),此类糗事不胜枚举。
这不是一个“穷”字能解释的,既然有钱玩得起青岛的海景和杭州的西湖,就不可能穷得买不起一卷手纸,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国人缺乏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对此,林语堂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中国是一个个人主义的民族,他们心系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会。此种只顾效忠家族的心理实即为扩大的自私心理。”此种“自私心理”与小市民气或者市侩气相生相伴,见了公家的东西,总想沾点小便宜(俗称“揩油”),因而常被论者指责为素质差。
那么,他们自己有没有意识到这点呢?如意识到这点,还有救,问题是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这点,他们不但不认为自己素质差,还在人前背后骂别人素质差,甚至会为自己的行为找理由,如我纳了税,有权随意享用免费手纸,再说当官的免费享受的东西多了,我为什么不能把手纸扯下一大截带走?不信,你可以问问他们为何要如此糟践手纸,他们可以给出很多理由,就是不会为自己的行为感到脸红。
为这么一点蝇头小利,居然可以牺牲一个人的尊严和人格,做下这等连宵小之辈都不屑于做的糗事,我真为他们感到不值。别以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无关宏旨,其后果严重着呢!其直接后果是加重财政负担,结果羊毛出在羊身上,加重的财政还得由纳税人来承担,其间接后果比直接后果更严重,为什么?因为政府从中感知到一点,即善政得不到民众的响应和支持。这不,市民就连政府提供的免费手纸都这么糟蹋,还能指望他们支持政府出台的其他更大的善政呢!
这么一来,市南区很有可能像其他推行免费手纸的地市一样,停止试点。青岛家乐福、佳世客等大商场,全部免费提供卫生纸的“厕所革命”不是已经寿终正寝了吗?
为什么这么不争气,中国人!你们平时经常批评政府这也不对,那也没做好,呼吁政府出台更多的“德政”、“善政”,可好不容易等来了一项“德政”,你们又不知珍惜,这又如何达到国家善治的愿景呢!须知,有怎样的国民,就有怎样的政府。用龙应台的话说是,几流的人民就配几流的政府。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低素质的人民配不上高素质的政府,反之亦然。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要指望我们的政府成为良善政府,民主政府,前提就是我们大家都要成为具有优良素质的现代公民,不然,没资格责备政府如何如何不堪。还是龙应台说得对,“我们要的是敢于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勇于负责的政府,但是要促成这样的政府,我们更需要有批判能力、有主动精神、有理性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