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王学进:“重庆版”的校车安全模式亟待推广
事故原因虽暂未查明,但从现场图片及微博中透露的信息分析,原因之一当为校车超载所致。据介绍,发生事故的校车核载9人,实载64人,超载情形异常严重。显然,这是一起责任事故。相信,随着调查的深入,会有更多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浮出水面。
放眼世界,鲜有哪个国家如中国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校车悲剧,其发生频率之高,简直与矿难事故不相上下。而且原因都差不多,不是超载,就是“黑车”“病车”上路,违法经营,再就是司机驾驶不当,对此,各方认识基本趋于一致,而且都在呼吁要重视校车安全。为此,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去年联合发布了我国首部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标准对专用小学生校车的防火措施、安全带、照管人员座位、车窗、出口、车内布置、车内照明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
但我注意到,按规定该标准要在2010年7月1日起实施,但各地政府似乎并没将其当回事,很少有地方在认真执行这一标准的。假如正宁县从标准颁布之日起就开始执行,断不至于发生上述悲剧。从悲剧现场看,不用说校车的硬件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连标准要求的一人一座的起码规定都没得到执行。表面看,这是幼儿园的责任,实际是政府的责任。
从目前情况看,要确保校车安全,须建立政府主导机制对校车实施统一的规范化管理,可考虑由中央、省两级财政给予一定的专项补贴,由当地政府、学校和公交公司联合出资,采购中小学校车,并将校车纳入公交系统,由公交公司进行运营,由当地的教育部门和交通部门共同管理,使校车公交化,由点到面建设起全国性的“校车工程”,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这个“点”其实已经有了,这就是重庆经验。今年9月8日,在重庆市安监局举办的“重庆市破玻装置及安全校车演示会”上,重庆市安监局局长肖健康宣布,今年底,重庆市现有所有校车将全部淘汰,3000辆国内最安全的校车将上路。他说,全新的校车,除了具有国家《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规范》中的安全性能,还具有“重庆增强版”的十大安全性能,包括有遥控爆破玻璃、防超载、防碰撞、防爆胎等十大安全功能。
除此之外,重庆还革新运营模式。过去,是学校购车、租车当校车,今后,学校将和校车这一服务功能脱钩,由政府统一配置校车到学校接送学生,主城区由市公交集团负责,非主城区由市交运集团负责,校车将按照公交模式来运行,相近的学校可能共用校车,保证学生都能在主要交通干道上坐上校车。所需开支则由市区两级财政来共同承担。正因为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重庆敢豪言:要打造全国最安全的“重庆版”校车。
校车安全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关键是要政府重视,就像重庆政府那样,下定决心要打造全国最安全的“重庆版”校车,并舍得投入,就不愁学生的乘车安全得不到保障,就看各地政府是否愿意向重庆学习,积极跟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