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07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科技部的撤销令比北京的初雪还要来得晚一些

(2011-02-10 11:26:07)
标签:

杂谈

王学进:科技部的撤销令比北京的初雪还要来得晚一些

 

   科技部日前发出通告称,经调查核实,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等问题决定撤销项目所获2005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210日《北京日报》)

   2005年的造假奖项,时隔6年,才被撤销,是否比210日凌晨,北京降下的这场60年来最晚的初雪还要来得晚一些?我无论如何无法为这迟到的正义叫好。更何况通告并没对责任人李连生该科技进步奖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作出其他处分,也没有对评审委员会失职的处理意见,这样的通告对惩治当今越演越烈的学术造假现象起不到多大的震慑作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科技部迟迟下不了撤销的决定呢?是怕面子受损吧?这毕竟是科技部一手操办的国家科学技术大奖,其权威性不容置疑,而今可好,居然造假造到了自己头上,到头来,还要由自己出面下达撤销通告,这是很没面子的事。除此之外,我想不出别的理由,为何科技部对如此明目张胆的造假项目迟迟下不了撤销的决心。

  早在2007年底,西安交大陈永江等6名老教授就李连生获奖项目中存在造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进行拼凑和包装等严重学术不端问题,联名进行实名举报,对此,科技部不可能不知情。况且鉴定李连生获奖项目存在造假现象并非难事,只需调出西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有关泰德压缩机公司资产评估报告书即可真相大白。根据相关规定,科技成果必须为所应用的企业带来一定的效益,这是获得科技进步的必备条件。在份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推荐书中,效益证明主要来自西安泰德压缩机有限公司。这是1998年由陕西省纪委专门为李连生等人的技术成果而成立的企业,也就是说在这个公司中,技术成果是唯一的生产项目。

  这份资产评估报告书显示,泰德公司成立后的1998年至2000年间没有生产,2001年至2003年连续亏损,2004年该项目停产,4500万资本金仅剩868.5万元,亏损达82%。然而荒唐的是,就在已经停产后的2005年,李连生又以该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李连生则谎称,该公司2001年的纯效益是255万,2003年的纯效益1470万。一来一去,相差2000万,造假的胆量由此可见一斑。(2010320日央视焦点访谈)

  由此可见,李连生获奖项目不但没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带来灾难,可就是这样的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大奖。试问,这样的项目怎么通过审核的?焦点访谈记者就此采访鉴定专家,专家说:现在这个鉴定会开得很简单,我认为基本上是走过场。人家事先检测好的,光给你一个检测报告,我们就看检测报告内容就行了。可靠性我们没有办法去验证,但是不影响最后得出一个好的结论。因为毕竟大家都比较熟,都愿意捧场,谁愿意去给人家挑刺?专家还说,现在这种鉴定会中,鉴定专家常常是由获奖者自己推荐,评奖部门只是象征性地审批一下。(出处同上)

   呵呵,一切尽在不言中。鉴定专家由获奖者自己推荐,难道专家们没接受对方的好处?这样的鉴定不是欺世盗名又是什么?这样的评选还有何公信力可言?吊诡的是,这类评奖恰恰是科技部主持下进行的,专家也是以科技部名义聘请来的,外人想不到的是,原来国家科技大奖的评选也是这般走过场,忽悠人,此事传出去,不但西安交大没面子,科技部没面子,连国家的颜面都丢尽了。碍于面子,这就是科技部迟迟下不了撤销决定的原因吧。

   惩治学术腐败,没壮士断腕的决心不行。惟愿科技部以此番行动为契机,从完善评选程序、严格专家遴选机制和严惩造假行为入手,重塑国家科技大奖的公信力。

http://news.sohu.com/20110210/n27926125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