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盐业专营制度该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2011-01-29 15:01:39)
标签:

杂谈

王学进:盐业专营制度该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南方周末》曝光的广东清远盐业局成干部之家的消息再次证明了这点。对此,局长(兼总经理)谭红卫并不认为自己的做法有何不妥。竟说,“我的用人量只有少没有多。”所以,该局还要提拔5人为中层干部,公示都张贴出来,这意味着45人的公司里,领导干部的人数将达到28人。129日人民网)

   别小看谭老板提拔的都是些芝麻绿豆官,一旦提拔,他们的年收入就能翻一番,由10万元增加到20万元。有人不解,盐业局哪来这么多钱?看官有所不知,我国盐业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食盐专营企业,一类是制盐企业由政企合一的盐务局以及盐业公司统管。盐务局和盐业公司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垄断着整个国家的盐业生产、批发、销售等一系列环节,大发专营财。

  06829日《现代快报》在报道江苏省盐业集团有限公司食盐专营处原处长王思静在内的八人受贿窝串大案时,援引一位盐业干部的话说,“就是因为垄断的计划经济造成高度权力集中和监管不力,导致送钱的被迫殷勤主动,收钱的肆无忌惮。”其专营到什么程度?不但专营着食用盐和工业用盐生产、销售的计划指标,还专营着食用盐的小包装袋的批发。一位生产企业的市场负责人说:生产企业用的包装袋由盐业公司提供,甚至封口的包装线都要由他们来提供,专营到这个地步,太过分了。”盐业局的超额利润就是这样来的,这就是清远盐业局敢于肆无忌惮提拔亲亲娟娟做干部而不必担心钱不够花的体制原因。

   毋庸讳言,盐业系统已成腐败重灾区,近年来一系列频发的腐败案可资佐证。就以广东为例,先是原广东省盐务局副局长、广东省盐业总公司副总经理陈琼福涉嫌受贿和贪污案发落马,继之以东莞盐业公司原副总经理夏广海因受贿181万元被广州中院判处有期徒刑12,紧接着是广东省广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广东省盐务局局长沈志强为首的广东省盐业总公司系列腐败案发,涉案人员有72名,谭红卫前任董建生位列其中。上述消息则让人们见识了盐业局的人事腐败。

   垄断滋生腐败,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既如此,何不破除盐业经营的垄断机制,将其推向市场?这得分析其还有没有存在专营的必要。

众所周知,我国自汉代起实行盐业专卖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税收收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之所以延续这一制度,除了增加税收因素外,还基于保证盐业生产的安全考虑。现在看来,这两个因素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盐税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已经微乎其微。就以2003为例,当年盐税收入大约为4.01亿元,占整个税收收入20461.56亿元的万分之二左右。(06829日《现代快报》)。至于安全问题(主要是为保证碘盐的供应),碘盐的供应量从1995年的320万吨/年上升到目前的700万吨/年。据卫生部统计,儿童甲状腺肿大从1995年的20.4%下降到20025.8%。2000年我国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而且近年来,坊间有关国民摄入碘盐是否过量发生过好几次争议。如此看来,盐业专营制度是该到寿终正寝的时候了。 

  既然粮食、医药等部门在技术监督部门、工商部门的市场化管理下都能放开,盐业部门为何不能放开?日本、韩国包括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已经放开了食盐专营,大陆为何就不能?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将盐业行业的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针对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盐业等行业的改革要求,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委,正在研究制定盐业改制方案,一份由28家企业签署《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建议》上交国务院待批。(2010114日《长江日报》)盐业流通走向市场化,这是大势所趋,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