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逆向激励法不适用老师

(2010-12-06 16:02:21)
标签:

杂谈

王学进:逆向激励法不适用老师

 

   陕西宜川中学准备在高二年级组评选“最差教师活动,先由各备课组通过听课,对老师实行打分选出最差教师,然后再由年级组对这些各备课组选出的最差教师重新听课,并对其再认定,最终选出高二年级的最差教师。有教师认为,此举旨在通过反向激励措施,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感,以促进教学质量。(126日《华商报》)

  可能是嫌“最差教师”的说法太刺耳,主管高二的李副校长解释道,“这一评选活动应该是在寻找教学能力较弱的教师。”其实,这只是换一种委婉的说法而已,实质无异。师生更看重评选结果,既然某老师“有幸”被评上,那么,他(或她)自然就成了师生心目中“最差的教师”,这是毫无疑义的。

  从李副校长对评选初衷的解释看,该校确实是想通过逆向激励法鼓励不适应新课程教学模式的老师急起直追,改进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但较之支持激励法、尊重激励法、关爱激励法等正向激励法,我更倾向于在教师能力评比上选择正向激励法,不主张选择逆向激励法。因为逆向激励法是领导者通过否定下属的言行去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争强好胜心,它可能适用某部分人群,但不适用教师。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施教的前提是用自己的学识和人格取信于学生,故在他们站到讲台的那刻起,就先天地赋予了一种权威,即他们的学识和品德优于学生,这样,学生才能由信任他们转而信任他们教授的知识和德育内容,所以,校方要尽可能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一旦某位老师被评为“最差教师”,就意味着他们再也难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其教育教学效果也就无法保证,这样,也就无法达到校方此次评选的初衷。

  再说,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大部分教师都有极强的自尊心,即使不去激励,他们一般也不甘人后,某些教师之所以跟不上新课程的脚步,可能因为年龄大的缘故,也可能是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两夕就能解决的。指望靠一次评选激励他们的自尊心,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是不现实的。弄不好,反而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不成成了激怒,那可是太不上算了。

  教师毕竟也是小范围内的公众人物,让他们适度地在学生中保持一定的威信和尊严,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窃以为,既然横竖都是为达到激励教师积极进取的目标,还不如直接采用正向激励法为好。校方可以通过评选新课程标准执行得好的优秀教师,然后组织全段或全校的学科教师去观摩他们的课,共同切磋教学心得,这样既能达到鼓励先进又能激励后进的双赢目标,既满足了先进教师的自尊心,又照顾到了后进教师的自尊心,一箭双雕,岂不更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