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溺水死亡的为何多是外来民工
入夏后,不断听到外来民工溺水死亡的消息,最令人震惊的消息来自宁波北仑高塘的千亩岙水库,3天里6人溺水,死了5个,还有1个至今下落不明……,死者均是外来务工人员。(7月21日《现代金报》)
报道用分行形式列出千亩岙水库连续3天发生的惨剧:17日,两个男子到水库游泳,一男子溺水死亡/18日,两男两女到水库游泳,其中两男一女死亡/19日,一对情侣到水库游泳,下水后失踪,20日早上浮起一具女尸,男子下落不明。真有点前赴后继的味道。难道他们就不怕死吗?
不,没人会不怕死的,但酷暑当头,他们更怕热。他们当然看到了水库边立着的警示标志,但他们要在此洗澡和避暑,也就顾不得这么多了。因为劳累一天,出了那么多臭汗,人又热得不行,工棚里又无冲凉洗澡的地方,游泳馆里30元一张的票,他们买不起,甚至连价廉物美的大众浴室都找不到了。据22日的《现代金报》报道,因为竞争不过大浴场,宁波最后一家大众浴室鼓楼浴室也关门大吉改行求其他生路去了,至此,全市6家大众浴室都呜呼哀哉了。
这样,有钱的市民还可去游泳馆、大浴场游泳洗澡,再不济还有自家的浴室可以解决问题,但外来民工就不行了,他们不去免费的山塘水库游泳洗澡还能有别的选择吗?针对千亩岙水库的溺水悲剧,记者走访了鄞州新城区南部商务区一个工地上的民工,问,为什么民工们会一群一伙地频繁出现在这些地方?难道他们酷爱游泳已经到了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的地步?回答是,当然不是。他们说,我们没有办法,下工以后,到哪里享受清凉呢?工棚里没有空调,游泳池的票根本买不起,到超市去吹空调,路途也很远,走回来又是一身汗。这个城市,为外来务工人员的纳凉避暑地在哪儿呢?(22日《钱江晚报》)
问得好,报道称,这是民工们最想问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要政府来回答。笔者建议:一,如宁波这样的江南水乡,有建免费游泳场的条件,政府应该出资在江河湖泊多建一些天然游泳场,今年绍兴就已经建了两处。譬如东钱湖四周就可以考虑建几个游泳场,已建成的如陶公岛游泳场则要降低收费标准(去年10元今年涨到了20元);二,政府要督促建筑商在建筑工地设置符合安全、卫生规定的沐浴室,解决农民工“洗澡难”问题,并且可以将此当作一个考核指标纳入建筑企业信誉档案管理和“文明工地”管理;三,各用工单位应印发夏季游泳安全知识给每一位民工,对他们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http://dzb.jinbaonet.com/html/2010-07/21/content_162669.htm?div=-1
http://zjdaily.zjol.com.cn/qjwb/html/2010-07/22/content_463273.htm?div=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