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温州人事局干嘛一定要招聘高学历掏粪工
23日零时是温州市2010年市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报名截止期,记者获悉,该市环境卫生管理处8个“80后大学生粪便处理工”岗位,引来1102人报名。据悉,此次温州市属71家单位公开招聘的148个岗位中,报名人数最多的就是掏粪工。(6月24日《东方早报》《钱江晚报》)
同样都是事业编制单位招聘,偏偏环卫处的掏粪工岗位报名最多,可能的解释是,报名的大学生都先入为主认为:乐意做掏粪工的大学生不会很多,因而更有成功的胜选。现在看来,情形恰恰相反。说来真是太令人伤感了,大学毕业,居然连一个掏粪工都做不上。这一报名结果再次凸显了当下就职竞争的残酷和事业编制的吃香,在此表过不提。
笔者所不解的是,温州人事局为何要将招聘掏粪工的对象确定在大专毕业生以上?从市环卫局办公室主任许曹乐的介绍中得知,这8个岗位并非技术岗位,他们只要能进行最原始的掏粪处理就行,如手拉粪车,挨家挨户去仍在使用老式马桶的居民家搜集粪便,或者只需要把粪车上一条5-10米长的管道通到化粪池内,也就是说,有劳力,脸皮厚,能吃得起苦就成。因此,环卫处想放宽学历限制,允许高中生报考,可报到人事局后,被改为要求大专以上学历。
这就让人想不明白了,难道大学生就一定比高中生更胜任掏粪工作?不见得吧。时传祥没正儿八经上过学,因出生贫苦,14岁就逃荒流落到京城做了一位掏粪工。后来他被评为全国劳模,去年更是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靠的不是他掌握的一手精湛的掏粪技术活,而是凭“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职业道德。论掏粪要求,此时与彼时没什么两样,只要能干活就行,干嘛一定要让大学生来干?
如说这是为照顾大学生就业专门设置的门槛,那我想请温州人事局回答三个问题:1,明知大学生做掏粪工干不长(有许曹乐的话为证),还要做这样的规定,是否有将这8个岗位当跳板用,到时将他们转到其他部门?如是,则迎合了某些报名者的投机心理,与环卫处的招聘愿望相违背;2,这样设限是否对其他低学历人群不公?像掏粪工这类岗位,更适合那些学历低但力气大的底层人来干,如果将这样简单劳动的岗位都让给高学历的求职者,那么,底层人更没有求职的希望了;3,人事局这样设限其实是给中国教育难堪,让大学生去当掏粪工,此乃极大的资源浪费,只会进一步加剧公众对读书无用的认识,让高等教育颜面丧尽。请问,这样设限对教育工作者是否有失厚道?
我这样问,并非看不起掏粪工,而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社会分工应有基本的法则,即学尽其用,人尽其才,定岗定位,各取所需,这也是人事制度所要求的,而不能毫无理由地将不适合大学生干的岗位如掏粪工分派给大学生去干,说轻了,这叫人才浪费,说重点,应叫暴殄天物,罪过罪过。
http://news.sina.com.cn/s/2010-06-24/015820534953.shtml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10/06/24/016705869.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