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一道留在阅报亭前的道德考题该判几分
6月10日,树立在宁波四中旁的文教路口两块阅报亭的玻璃被打碎了,是几个学生打闹的时候弄碎的。随后,只见一位戴眼镜的男生站在碎了玻璃的报刊亭前,用笔在报纸上写了“赔玻璃的钱”五个字,然后下面放了一张50元钱,离开了。此举感动了好多市民。(6月12日《钱江晚报》)
这两天正是中考时间,其中“社会政治”一科考的内容之一就是思想品德,该男生如是考生,他用实际行动给出的答案应得满分。这一判别结果比任何笔试、面试都可靠。我有这个把握。理由如下:
其一,它阐释了诚实守信的品质。细节不仅决定成败,更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从上述这处细节中,人们完全能够看清该男生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当诚实守信已成稀缺品质的当下,眼见得有这样一位90后的学生居然能做出如此高尚的举动,自然会让人浮想联翩,深受感动。一位市民说,“这件事情其实就是一道道德考题,如果我是老师,我会给这个男生打‘优秀’!”
其二,它阐释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一位亲眼见到此情形的陈先生说,他很欣赏这个男生的责任感,“如果是品德差一点的人,早就逃走了。”不要说品德差一点的人,就是那些品德一般的人也会因为这样的理由,如反正没人追究,再说又找不到赔偿的地方,大多也会拍拍屁股走人。而这位男生则具备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担当精神,自己做错的事自己承担,不推卸,不逃避,何等可贵!
其三,它阐释了一种公共精神。阅报亭属于公共设施,人们对此类公共设施一般不太会当回事。譬如常有这样的事发生,某位市民看到阅报栏里挂着的报纸对他有用,就会毫不犹豫将其撤下拿回家去。此种情形与我们司空见惯的随地大小便、在公共场合抽烟吐痰、在人行道上占道经营等如出一辙,均系缺少公共精神所致。该道道德考题则为人们提供了另一种答案,即现代公民必须具有公共精神。
如果宁波四中找到了这位男生,我建议,学校当结合这道留在阅报亭前的道德考题,从以上三方面去教育全校学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