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博士阅卷就能保证高考阅卷的公信力吗

(2010-06-08 13:50:12)
标签:

杂谈

王学进:博士阅卷就能保证高考阅卷的公信力吗

 

为了保证高考阅卷质量,北京考试院今对阅卷老师的资格做出了严格要求,高校的阅卷老师必须是博士学历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都不能评卷,所以今年参与阅卷的全部是高校的老师以及各区县的中学教师。(68日《京华时报》)

笔者任教高三时常听同事感叹:教得好不如考得好,考得好不如改得好,可见高考阅卷对考生一生命运影响之巨。归纳这些年人们对阅卷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的诸多议论,焦点多集中在研究生的批阅质量上。有鉴于此,北京考试院出台上述新招,试图以高学历的阅卷人才来提高高考阅卷的公信力,出发点是好的,但能否收到实效还须实践鉴定。

按常理论,博士水平高于硕士,其对试题答案的评判能力理应高于后者,但批阅试卷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活,要确保批阅的公平公正,不但事关批阅者的水平能力,还关系到其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更重要的是还取决于其教育教学的经验。

我为什么要特别强调后者?因为如我这样既有教学经验又有阅卷体验的老师,对考生一路走过来的艰辛历程和走进考场时所背负的巨大精神负担能够感同身受,深知多给一分或少给一分,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的命运,因而落笔较慎重;同时还清楚,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他们在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与高考要求的距离,因而也更能不拘囿所谓的标准答案,从解题思路、解题步骤、构思立意、布局谋篇等方面去评定考生的应变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这点在文科试卷的阅卷中体现得尤其突出。

此种优势不仅研究生不具有,博士生同样不具备。论专业水平,具有博士学历的大学教师可能比中学教师强,但论教学经验和阅卷水平则未必。且不说有些博士是跨专业读研的(如中文系的很多博士生原来学的是外语、历史甚至是数学等理科专业,这还不包括那些官宦子弟买来的博士,就是那些专业对口的博士,由于他们不熟悉中学教学,对考生的学习情形、学习习惯、思维特点和真实水平知之不多,往往会以所教大学生的水准去衡量中学生,难免造成错判、枉判。更要命的是,大学老师因为没体验过中学教学的甘苦,恰恰少了中学教师那份对考生的体谅之心和悲悯情怀(这不是说可以背离阅卷原则),判题时死扣标准答案,不计其他,说一不二,故遂有“草菅人命”(指研究生)一说。其实,就文科而言,所谓的标准答案很多是参考答案,一定要说某个答案是标准,而且还是唯一的,这本身就不科学。

质言之,博士生与研究生的区别只体现在学历上(当然能力也有),其根本的一点即缺少中学教学经验则毫无二致,因而在阅卷天数不变(时间紧,拼命赶进度)和人手不增加的情况下,单凭提高阅卷者的学历来保证高考阅卷的公信力,还是靠不住的。窃以为,要保证阅卷的公信力,重要的是改变阅卷人员的比例,要让中学的专任教师成为阅卷主力军,并担任各科的阅卷组长,适当减少高校教师人数,并改革总是让高校教师执掌阅卷“牛耳”的权威格局。此建议不仅适用于北京地区,其他地区也可考虑。

http://news.163.com/10/0608/03/68KHJ0C900014AED.html

题目或可改为:高考阅卷的公信力无关阅卷老师的学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