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被“晒”的茅台让人们长了什么见识
1月19日,遵义一企业职工做了件轰动遵义城的事——在街上“晒”厂里的接待品,这些东西包括30余件茅台酒,整件的“壮阳酒”,以及镶玉的高档工艺品。工人们说,这些物品原来存放在厂领导办公室隔壁储藏间,现在搬出来是打算让大家见识见识工厂的公款吃喝。(1月20日《重庆晚报》)
别怪这些职工是在犯傻,其实他们不是不知道,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少不了要给业务单位请客送礼,尤其是到了年底,不论国企还是民企,都要准备一大笔礼品,用来给客户拜年,联络感情,巩固关系,否则企业就难以发展。这家大型企业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的效益,是与企业舍得在这方面投入有关。企业对客户越是热情,越是客气,也就是说,送的礼品越是高档,就越能保证企业的效益,这是最起码的道理,路人皆知。
因此我可以肯定地说,“晒”完以后,职工还得将礼品原封不动搬回到储藏间,即使市政府领导来查也没用,因为这不是腐败分子的赃物,而是企业发展所必须的业务经费,政府没权没收。企业领导根本不怕查,也不怕职工“闹”,因为他们没有把这些礼品拿到家里占为己有,而是作为企业财物放置在厂领导的办公室,说白了,就是用来为职工谋利的。企业领导只需一句话,就可以把职工顶回去:如企业不来这一套,你们只怕连600多元的月薪都拿不到!
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否定此举一点意义都没有,至少它让人们增长了这样一点“见识”,即职工工资不及一瓶茅台酒,企业效益好并不等于职工收入高。一瓶普通茅台价值800多元,那50年陈酿、30年陈酿、15年陈酿呢?可能就抵得上职工的一年工资了。职工的不平和愤懑盖因为此。他们并没有想用“晒”礼品这种极端行动来一概反对和抵制正常的业务往来,而是想不通为什么自己的工资竟低到不及一瓶茅台酒。这就是他们希望市民从中增长的“见识”。
是的,凭什么,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收入却少得可怜,可厂领导凭什么就能在酒桌上吆五喝六中一口干掉他们一月的所得,并将价值不菲的礼品大把大把地送人。这种反差让他们感到极度不公,于是他们要用“晒”礼品的方式来发泄心中的不满,表达他们的抗议!
但这种抗议到底能收到多少效果,还很难说,估计厂里不会因为这样一来,就不搞请客送礼这一套了,因为国情如此,谁也拗不过。企业要发展,不搞这一套不行。此举可能起到的积极效果是,经媒体曝光后,厂领导迫于舆论压力,今后在公款吃喝和公款招待方面会有所收敛,但能否因此提高职工待遇还很难说。这需要职工通过工会再联系劳动保障部门,通过正规渠道,与企业主进行协商讨论,在平等的劳资博弈中,才能争取到属于自己应得的那份权益。当然,如果此举能引起工会和政府部门的重视,将其看做是职工的另一种权益诉求,从而督促企业保证职工的收入能随着企业效益的提升有所提高,则功莫大焉。
http://news.163.com/10/0120/02/5TEIMNRU0001124J.html
见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