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国土资源局无奈“小球”何
小小高尔夫球,堂堂国土资源局就是拿它没办法。此怪事发生在浙江安吉县。位于“中国安吉生态旅游健身中心”的这家高尔夫球场于05年12月18日动工兴建,距04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不到两年,故曰“顶风”兴建。接当地村民的举报后,安吉县国土资源局从2006年至2008年期间,一共5次对企业下发了《责令停止土地(矿产)违法行为通知书》,4次对企业进行了处罚,缴纳的罚没款高达814万元。可结果还是建成了。(12月14日《青年时报》)
此事之所以备受关注,缘于今年11月30日,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和监察部联合曝光了五个土地违法项目,其中就有它。现由中央和省里组建的调查组已进驻安吉,迫于强大的压力,该高尔夫球场正在拆除,要求复耕、复绿。投资方咎由自取,落得个鸡飞蛋打一场空。在调查组最终结论没出来之前,我不敢妄自揣度这中间诸多猫腻和疑问,只能就当地国土资源局的执法无能说道几句。
国土资源局三番五次下达通知书,且4次罚款累计高达814万元,不可谓不严厉,可就是达不到阻止的目的。此中无奈,国土资源局一位工作人员这样表示:“我们一直在处理,一直在查,可他们就是不停,我们也没有办法。”这样的窘境在律师尹富强看来显然并不合理。他分析说,《土地管理法》中对此有明确规定:对继续施工的违法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政府机关有权制止。限期拆除期满而不自行拆除的违法行为,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那么,是否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过呢?估计因程序麻烦没申请。
其实,不必苛求国土资源局执行无能,当下,执法难是普遍现象,更何况从报道中披露的种种细节分析,该项目承建方之如此强势,不排除有政府背景。在此情形下,单靠国土资源局一家孤军独斗,注定收效甚微。破解执法难,只有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开创国土资源联合执法的新局面,才有希望。从河南洛阳的经验看,在现行体制背景下,创建联合执法机制是打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最有力武器。
从07年起,洛阳在全国率先成立国土资源警察支队,实行警察支队与原有的国土资源监察支队合署办公,一同巡查、一同执法,将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有效衔接,实现了联合执法的稳定化、常态化。该办法得到了唐山、鄂尔多斯等地的响应,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唐山市政府批准,唐山市、县两级均成立了公安驻国土资源治安办公室,按照市级6人、县(市)区3人的标准派驻干警,赋予其立案侦查权。有了司法机关的先期介入和后期跟踪落实,既大大减少了申请法院执行的程序,也极大地提高了执行效率。(详见今年10月19日中国国土资源报)
安吉国土资源局此番暴露出来的执行难突出表明,单靠部门执法难以破解执法难,出路在于创立联合执法机制,落实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将部门的执法行动上升为政府管理行为,加强部门(尤其是司法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作,方能提高制止力度、制止效果和查处效率。
是公款旅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