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贪局长穆新成为何要做“植树大王”
(2009-06-25 16:12:47)
标签:
杂谈 |
王学进:反贪局长穆新成为何要做“植树大王”
有反贪局长成贪官与2亿元财产这两个新闻元素,此消息理所当然成为爆炸新闻。遗憾的是,消息很短,没提供多少背景材料。百度一下,也找不到更多穆的内容,只找到一则来自05年4月20日人民网山西视窗的一则相关新闻:穆新成———繁峙县检察院的副检察长,为了家乡放眼都是绿色,15年来,他承包荒山,投资种树,绿化荒山4000亩。穆表示,等他60岁退休的时候,要把这些绿化了的荒山无条件捐赠给家乡人民。为此他获得了“植树大王”的美称。
这又是一起贪官的“障眼术”。近来笔者发现,贪官运用此类“障眼术”是越来越高明了,从当年成克杰的假扮失眠术(“广西还有700万人没有脱贫,我这个当主席的是觉也睡不好呀”)到许宗衡的“三不主义”(“不留败笔,不留遗憾,不留骂名”),再到穆新成承包荒山、成就“植树大王”,花头精是越来越透了。看来应该将坊间对贪官们的表演功夫概括的三句话,“艰苦朴素的典型、诚信守诺的楷模、照章办事的典范……”再续上一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大王”。
穆之植树造林无疑称得上是壮举,承包范围那么广,承包时间那么长,承包投入又那么巨,而且作出了这样庄严的承诺,想来真是让人感动万分,肃然起敬。事发前,他之受到当地民众的好评自在情理之中。只可惜,这一切都是“表演”出来的,所不同的是“表演”时间特别长,而且“表演”得特别真:他不仅自己“身先士卒,而且带着妻女和亲友一起上阵。这样更具欺骗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鬼灵精:荒山绿化的资金达40余万元,其中个人投资16万,向亲友借款20余万元。以他的实力,需要借吗?其过人之处在于:不需要借偏借,以堵住那些怀疑他哪来这么多钱的人的口。当然,借钱植树更显其公益精神之伟大。
穆新成确实是只老狐狸,他深知自己坐在副检察长和反贪局长的敏感位置上,更应该示人以清明廉洁、热衷公益,在干部群众中赢得一个好的口碑,这样等于为自己罩上了一层保护膜。现在看来,这一招果然见出奇效。小小反贪局长,几年间靠“办”众多的矿老板和涉矿的各级政府官员,聚敛了2亿元的财产,居然到今天才东窗事发。贪贿200万元时未发,贪贿2000万元时仍未发,直至贪贿2亿元时才案发,这不是一般贪官能做到的,非得有老穆这样的“表演术”不可。
那么,此案的警示价值是什么呢?善良的人们,切不要以为包括反贪局长在内的各级纪检监察等司职反贪工作的领导干部就一定是廉洁的,其防腐能力就一定强过普通官员的,其实不然,在缺少对这类特殊部门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下,反贪人员特殊的工作性质更具有蒙蔽性,如他们再施展一下“障眼法”,像穆新成那样,那更能获取领导群众的信任,放肆地敛财了。不要奇怪反贪局长成巨贪的事实,此乃现行体制不健全所致,咱们所要警惕的是,不要被任何部门包括反贪部门的贪官的“表演术”所蒙蔽。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qq.com/a/20090625/0001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