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特殊教育教室”阐释教育的崇高使命

(2008-12-03 13:35:51)
标签:

杂谈

王学进:“特殊教育教室”阐释教育的崇高使命

   情绪障碍、阅读障碍、学习困难、患自闭症,每个学校都会有这样的学生,对他们是帮还是放,这是个问题。对此,宁波海曙区高塘小学、解放南路小学和李兴贵中学给出了答案:帮!怎么帮?设立“特殊教育教室”。每个特殊学生一旦进入特殊教室,教师都会制定儿童个案分析表,老师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诊断,并对教学方案不断调整。如果孩子情绪比较急躁好动,那么安排他去听钢琴曲来安抚情绪;如果孩子协调能力差,可以让他们做一些投篮的动作……(12月3日《都市快报》)
    这类学生通常被称为“问题学生”,因为调皮捣乱,破坏课堂纪律,且成绩拖班级后腿,老师普遍感到头疼,但又拿不出更好的教育方法,只能任其沦为学校教育中的边缘群体。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学校要抓教育质量,教师只能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优秀学生身上,对这部分“问题学生”,对不起,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所能做到的是不违反义务教育的规定,不辞退他们。当今中小学普遍都是这样对待“问题学生”的。
   当此情形下,上述三所学校一反常态,为“问题学生”开辟“特殊教育教室”,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教育,殊为难得。笔者从事教育多年,还从未见国内有哪所学校如此厚待“问题学生”的。这部分学生人数虽然不多,统计表明,整个海曙区随班就读面临学习障碍的学生占全区在校中小学生的3%,但如何通过合理的教育不让他们掉队,不仅事关教育的智慧,更事关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在理解义务教育的精神实质上,存在这样的误区,以为让每个适龄儿童有书读就是了,而忽视了怎样读好书的问题,这样,往往将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移用到教育上,认为“问题学生”的存在是正常的教育现象,从而放弃了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责任。殊不知,教育的本质在于公平,教师的职责是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虽然做到这点有点难,但惟其难,才越显得教育使命的神圣。
    这三所学校的做法之所以值得赞赏,就因为他们没把“问题学生”视为累赘,而是基于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强烈责任感,从实现义务教育更高的精神层面,即让每个学生读好书的高度,开辟“特殊教育教室”,对“问题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他们把教室布置得十分温馨:墙壁上有可爱的贴画,地面上铺着塑料泡沫板。教室里,配有圆桌、方凳、滑梯、钢琴、篮球架等辅助器材。还聘请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一些特殊教育专家,对全区普通中小学教师进行特殊教育的指导。劳神费力,耗时耗资,目的只为实现公平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居然有学校如此关心“问题学生”的教育,怎能不让人心生温暖,并寄望于其产生的示范效应能扩大到更多的中小学。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8/12/03/01503936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