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理性看待代表委员的“惊人之语”

(2008-03-11 11:15:19)
标签:

教育

 

王学进:应理性看待代表委员的“惊人之语”

   每年两会都能传出代表委员的“惊人之语”,今年尤甚。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副省长陈晓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老百姓所反映的“上学难、上学贵”的论调是不对的,我们从来没有过“上学难”,也没有过“上学贵”,我国也不存在“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3月11日人民网),此论一出,立即遭致网友的“炮轰”。在6645条(截止笔者浏览时间)腾讯网友的跟帖中,几乎是一边倒的质疑和谴责声。

  类似情况还有:因放言“‘钉子户’也导致房价上涨”的政协委员穆麒茹成为众矢之的;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韦苇提出国家不应提倡国内游的观点,让旅游业界一片哗然陕西籍委员荣海就华南虎照问题表态说“不要追究结果了”,成为了诸多网友谴责的对象铁道路副部长称雪灾中铁道部表现至少可打90分,引来无数网友“板砖”。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详见3月9日《新快报》、3月11日《南方日报》等)

   在为代表委员“炮轰”某些国家政策和社会现象纷纷叫好的同时,广大网友和时事评论家也对口无遮拦的代表委员实施“炮轰”,应该说,这是一种好现象。撇开网友们的一些情绪化的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言论,许多跟帖还是理性的,建设性的。在此,我要呼吁网友对“语惊四座”的代表委员一点宽容,同时,也希望后者能胸怀大度、虚心地接受大家的“口水”和板砖。

   因为说到底,考之这些过激的言论,并无多大害处,它们既不会影响政策的改革实施,也不可能实际左右人们的既有观点,充其量它们只是一些个性化的言论,权当他们是姑妄言之,我们就姑妄听之吧。相反,我倒是希望听到更多这类过激的甚至是荒谬的言论,这不仅让人欣喜地看到两会的舆论环境越来越宽松自由,也让我们对代表委员拥有越来越多的言论空间和权利充满了期待。此前,我们不是对代表委员之不敢说或者只按统一的口径说深表不满吗?现在,他们可以自由地言说了,说他们以前想说却不敢说的话,说他们以前认为是犯忌的话,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两会景象吗?

   虽然,上述言论都不值得一驳,但说总比不说强,哪怕是说错了,说成了混账话和屁话,也总比只会举手表决、鼓掌通过强。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我们需要代表委员的放言无忌来激活两会的言论空间和自由辩论的空气。他们的出言无忌在拓广两会的言论空间的同时,也吸引了公众关注的目光,以此搭建起民众对代表委员的监督渠道,从而形成场内场外的互动平台。就是这样在代表委员之间的相互争辩和代表委员与民众之间的相互博弈中,促成两会日益开放、透明和民主,从而促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新型的代议制不断趋向完善和成熟。

信箱:wxjxc@vip.sina.com

笔名:辛利   

http://news.163.com/08/0311/03/46NONS9J0001124J.html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