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罚买56斤瓜子供同学分享算什么教育探索
就读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工学校的小鹏好嗑瓜子,4日下午,巡查的校长胡开胜发现其课桌下有瓜子,加之同学举报他“上课时曾吃瓜子”,于是,胡校长要求小鹏买56斤瓜子,供全班56名同学分享。后来,由于考虑到每位同学无法吃完1斤瓜子,胡校长在征得全班同学意见后,将总量改为15斤,并责令小鹏立即买来瓜子兑现。面对小鹏母亲来校“抗议”,胡校长表示,此举既是无奈之举,也算一种教育探索。(12月9日《齐鲁晚报》)
其实,上课吃瓜子算不得什么大错误,也不是难以改正的错误,对这类小错,一般由班主任批评几句就得了,何劳校长亲自出面教育,说这么做是“无奈之举”,等于夸大了错误的性质。至于“教育探索”云云,更是不搭边的事。学生犯了吃瓜子的错误就让学生买瓜子让同学分享,这是一种非常简单、机械的教育方式。要说新意,只在这道简单的数学题上:56位学生等于56斤瓜子,但离“教育探索”还差得远。
笔者在教育界呆了几十年,对此类教育方式见得多了。譬如学生扫地不认真,就罚他重扫或者罚扫N次,学生做操动作欠到位,就罚他重做,甚至有学生因为犯了打人的错误,老师就罚他当众扇自己的耳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用如法炮制的手段对学生实行惩罚教育,这是一种通行于当今校园的教育方式,被一些老师奉为不二法宝。说其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则可,说其是教育探索则谈不上。
那么,为什么这类如法炮制的教育手段会被老师广为接受呢?原因是,它非常简单,极易操作,只要照搬学生的错误方式就行了,其次是惩罚理由很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被罚学生和家长如要抗议此类做法,首先得承认自己或者自家孩子有错在先,这便不好意思多说什么了,自认倒霉吧。说此类教育方式是教育者懒政思维之一种毫不为过,说其有点阴毒可能言重了,但事实差不离儿。
考之当今校园诸多惩罚方式,上述此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式算是比较常见的,因为常用,也很少遭到人们的指责。鉴于此类惩罚方式表面看似温和,实则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一点不比其他惩罚方式轻,——其惩罚方式是靠戏耍和捉弄来完成的,所导致的滑稽效果给学生的尊严造成的伤害更深更大,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力戒运用这种惩罚教育,更不能假借“教育探索”的名义推广这类惩罚教育。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news.sina.com.cn/s/2007-12-09/021014478907.s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