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大学生开店抵学分,我看行
为了鼓励大学生进驻创业园开店做生意,温州大学日前决定,学生在创业园内开店做生意,获得的创业学分可抵公选课学分。此一消息传出后,立即遭致不少学生家长的质疑,认为,家长送孩子上学的目的是学习知识,而不是赚钱,大学生在校期间搞创业必然会占用学习时间。而学校以开店抵学分的做法鼓励学生开公司,等于鼓励学生为赚钱放弃或荒废学业,会对学生起误导作用。学生老板是不是可以在公选课时间名正言顺地逃课去打理生意?不参加公选课考试也能拿到学分,对其他学生是否公平?(11月21日《今日早报》)
家长的质疑看似不无道理,但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即充抵的是公选课的学分。相比于必修课,公选课是你想选什么就选什么,学生有很大的自主性。譬如说有人要选高尔夫课程,有人要选同性恋课程,悉听尊便。一般大学规定,四年只要修满5分就够了,这样就不影响毕业。既然如此,学生开店做生意何尝不是在修公选课?经商难道不是一门学问吗?难道不是一门值得人进修一辈子的终生课程吗?给开店经商的大学生以进修公选课同等待遇,应该。
与多数人反对大学生创业的观点一样,上述家长也是以鼓励学生经商会放弃或荒废学业为由反对这一决定。其实,他们有所不知,无论是听课还是经商,都是在学知识,所不同的是,前者学的是死知识,后者学的是活知识,论能力的培养,后者比前者更有效。更何况,学生所选择的经商项目与专业有关。温州大学校团委书记蔡联群说,在温大创业园里的学生公司,大多是和学生自己的专业相关,如学美术的就开艺术工作室,学摄影的就搞摄影,学计算机的就弄计算机。“这样一来,学生创业是促进了学业,而不是影响学业。而且我们对创业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要求,我们不鼓励学生放弃学业创业。”家长的担心岂非多余?
至于此举是否有违教育公平,我是这么看的:只要掌握好了创业分的评定标准,就谈不上公平与否。家长是以“不参加公选课考试也能拿到学分”来质疑其公平性,又错了。家长有所不知,现行公选课的考试方式和尺度比较开放宽松,四年拿5分并不难。假如把经商也当作是公选课的话,那么就应该把他们的经营活动看作是在学习进修,如何鉴定其经商成败或者赚多赚少也便成了考试。只不过他们把听课时间用来经商而已,但对于公选课而言,又有什么区别呢?
关键问题不在这里,而是学校如何确定创业分。学校不能单以经商成败或者赚多赚少作为评定创业分的唯一依据,而是要制定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标准。按照杭州某高校就业办的负责人所说,在校大学生创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资源少,综合阅历、智慧、才能缺乏以及资金匮乏,所以成功率很低。据不完全统计,成功率在3%至5%。(出处同上)所以说,单以成败论英雄不行,还得看经营者的素质、能力及努力程度,只要真能在经营过程中学到本领,即使亏本也可以作为加分的依据。困难就在这里。要是温州大学能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大学生开店抵学分,我看行。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7/11/21/0089876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