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民工晚会不留一点垃圾见证了什么?
8月24日晚,一场民工晚会正在温州平阳县昆阳镇前宕村举行。晚会历时两小时,有400名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他们在一起吃饺子,看演出。演出结束后,令主办方没有意料到的情况出现了:这些来时手拿食品塑料袋的外来务工人员,离开时同样提着塑料袋,自行带走垃圾、杂物。上千平方米的活动现场,没有留下一袋垃圾。连他们铺在地上当座椅的报纸,也各自全部带走。(8月27日《浙江日报》)
这条消息让我浮想联翩,我真的被感动了!从前我看过好几场农村露天电影和戏剧演出,对散场后那瓜子壳满地、塑料制品满天飞的情景太熟悉了。那是被允许的,因为人们是在野地里看戏看电影,不像剧场里有那么多的告示,不准吸烟,不准乱扔垃圾等等。村民们到这里是放松休闲来的,没那么多禁忌。可是,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为什么一场民工晚会后不留一点垃圾呢?主办单位共青团平阳县委、县文明办、县志愿者协会并没有预先下达这样那样的禁令呀!事实上,在野外举行这样的晚会,也没必要发布禁扔垃圾的告示。
不为别的,就因为晚会的主题即“关注新平阳青年”及性质即一次大型公益活动,让来的400位民工自觉地以“新温州人”的素质来要求自己。他们要用自己良好的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他们立志做一位“新温州人”,也能做好一位“新温州人”。民工们这种为抵达当地市民素质境界而展示的全新的素质品格,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的外来民工正在茁壮成长。他们无愧于“新温州人”的称号,他们也一定能在建设新温州中逐步成长为合格加优秀的现代公民。
人们歧视民工最有力的理由,就是认定他们素质差,说他们不注意个人卫生,缺少环保意识,举止不雅等等,殊不知,环境可以改造人。当他们脱离农村融入城市后,城市幽雅整洁的环境正在逐步改善他们原先不良的习惯,加上当地政府用各种优惠政策和教育手段(如“新温州人”的教育引导计划)对他们进行素质提升工作,他们身上的陋习正在逐渐被根除,优秀的素质正在不断生成。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想当然地认定他们是一群低素质的人,而是要从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以平等善意的眼光看待他们。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zjdaily.zjol.com.cn/epaper/zjrb/html/2007-08/27/content_2679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