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炎热,一些楼上居民使用空调时出水口滴水,打在雨篷上产生扰民噪音。请广大空调用户能为他人着想,将空调出水管接好。”这是日前记者从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蓬莱社区“道德点评台”上看到的一条信息。自今年4月底以来,“道德点评台”已经出了7期,每期多则三四条,少则两条。随地乱扔垃圾、绿化带上晒被子、聚众打牌扰民等10多种不文明行为在点评台上被一一曝光。凡曝光的都能在短期内得到纠正。(7月31日《浙江日报》)
“乱倒垃圾最高可罚5万元”,自6月4日建设部发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以来,全国各大城市都出现了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昨晚上街,在宁波闹市区就看到了上写这条警示的大幅宣传广告牌,极有威慑力。看得出,这是政府在动用主流舆论大力整治市民的不文明行为。现在暂不论其收效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说明,正因为政府此前在整治市民不文明行为上措施不得力,效果不理想,于是才出台了此重罚措施。到底有多少市民会买这条严令的帐,现在尚不得而知。
比起建设部发布的《办法》,区区“道德点评台”根本算不了什么,但奇怪的是,同是针对市民的不文明行为,后者的收效并不比前者小,这是为什么?道理就在于“道德点评台”代表的是民间舆论场,它汇集了社区居民真实的民意,表达的是居民真实的心声。它对事不对人(一般不点名),名为“点评”,其实点到即止,连“评”都很少用。但它就是有这么大的威力,凡是点到的事,“迫于舆论压力,一般当事人都会有所反思,结合社区干部的上门劝告,绝大部分都愿意接受批评。”(蓬莱社区居委会主任乐珠亚原话)
原来如此!“道德点评台”的威力就来自其代表的民间舆论场。所谓“民间舆论场”,指的是由民间形成并且在百姓中自然存在的舆论场域。因为它通常反映的是民众的思想、愿望和意志,虽然不具有权威性,但却代表着民心民意,因而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一句“将空调出水管接好”,反映的是居民通过“道德点评台”这一民间舆论场传达的愿望,那么一句“乱倒垃圾最高可罚5万元”,体现的则是政府意志,它源于由官方促成并控制的舆论场域,即“官方舆论场”。尽管它通常体现当权者的思想与意志,带有一定的权威性,但由于从“官方舆论场”传达出的主流舆论带有太多的说教色彩及行政命令的威权味道,百姓听起来不那么舒服,因而不那么乐于服从接受。
由此我想到,在和平时期,如要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当作打造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来对待的话,各级政府还须做好“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对接工作。应该看到,作为执掌政权者的党和政府的治国思想、执政方针、行政决策等,总体看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叠性和交融性。尤其是在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如晨练扰民、乱倒垃圾等问题上,这种重叠性和交融性会更显著。也就是说,掌权者想通过新闻媒体营造舆论宣传的良好环境,取得舆论宣传的良好效果,就要善于将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其融为一体。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希望有更多的“道德点评台”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居民社区,让其在建设和谐社区、提高市民文明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86865066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7/07/31/0086521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