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2,200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犬类“收容所”阐释全新的伦理价值观

(2006-11-01 17:38:16)
王学进:犬类“收容所”阐释全新的伦理价值观
   随着狗患的日益加剧,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了整治措施,一时间,狗的命运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11月1日《浙江日报》同时刊发了几则整治狗患的消息,报道称,10月31日下午,杭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加强犬类管理提出了要求,近期还将作专题研究。在一篇题为《部门联手集中整治 宁波三管齐下治理狗患》的报道中重点介绍了宁波市整治狗患的成功经验,归结为三点,一是部门联手集中整治,二是划定犬类“限养区”,三是建立犬类“收容所”。
   笔者对前两点没什么好说的,但看了第三点经验介绍,不禁耸然动容,有话要说。什么叫犬类“收容所”?报道是这样介绍的,在鄞州区下应街道曹隘村,有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犬类“收容所”,这是宁波市专门为限养区内的流浪狗建的新“家”。建所一年多来,这里已先后接收近800只狗。目前,仍有约70只无主野狗、无证狗被暂养在这里,有专人对它们进行照料。“收容所”负责人殷光阳说,过去,公安、城管等执法队查扣无证狗、流浪狗时,往往采用就地捕杀的方式,有一些养狗者有意见。如今,限养区各支犬管执法队都会把查扣的狗,统一送到“收容所”集中圈养。我敢说,这可能是全中国唯一一家犬类“收容所”,它的出现本身昭示了比给狗一个“家”更丰富的含义。
  毫无疑义,比起就地捕杀的方式,建立犬类“收容所”所费行政成本及带来的一系列管理难题不知要大多多少。将无主野狗一棍子打死,不仅方便省事,说不定还能满足一点口腹之欲,而今却要为它们辟出一方专用土地,派专人饲养,还要设置负责人,这不是自找麻烦,自讨苦吃吗?报道没披露,建立这样一家犬类“收容所”耗资多少,维持其正常运转所需经费又是多少,估计少不了。在此有一问,政府将大把的钱投在犬类“收容所”上值吗?难道就不怕遭来市民的质疑吗?毕竟收容的不是人,而是狗啊,而且还是丧家的乏走狗。
   殷光阳对此解释是,为了照顾养狗者的感情,是的,任何喜欢养狗的人都不希望看到狗的悲惨下场,保护狗命其实就是对部分市民的感情的尊重。单为这点,建立犬类“收容所”也是值的,但更值得的还在于对狗命本身的尊重和敬畏。从当初的将无主野狗就地捕杀到把它们养起来,这之间的观念嬗变十分可喜,它预示了执法者已经开始懂得“敬畏生命”,这为在全体市民中普及提倡“敬畏生命”的伦理学开了个好头。
   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创立了“敬畏生命”伦理学的法国人阿尔贝特"史怀泽有言:“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意思就是:当一个人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他的生命同样重要的时候,他才是一个真正有道德的人。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和动物植物一样,都是从属于大地和自然的,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是他们的维护者,人应当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诚然,我们给无主狗一个“家”,把它们养起来,不仅仅表达了怜悯心,还因为我们业已认识到狗包括所有地球上的动物都是值得敬畏的,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动物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当动物被杀害殆尽时,人类就像最后的一块多米诺骨牌,最后就该轮到自己倒下了。
   宁波市建立的这家犬类“收容所”阐释的正是这一全新的伦理价值观,让人刮目相看。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http://zjnews.zjol.com.cn/05zjnews/system/2006/11/01/007962438.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