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师德是如何在劝“差生”弃考中沦丧的?

(2006-06-11 11:47:22)
王学进:师德是如何在劝“差生”弃考中沦丧的?
  岁岁年年花相似,一年一度的中考将至,照例又从各地一些学校传出教师劝“差生”放弃中考的消息。据6月11日《华商报》报道,西安临潼区纸李中学初三(2)班班主任刘老师在3月份时起就开始动员“差生”放弃中考了,一位化名小晨的女生说,一天,早读时班主任刘老师走到她面前,说“你成绩差就别参加中考了”,还让写一份“自愿放弃”中考的申请书,小晨说不会写,班主任就拿来别人的申请书让照抄一份,还催促“快点”。小晨说,和她一样被要求写申请的还有近10位同学,都是学习成绩排名靠后的。
  在当今的中考制度下,要想杜绝这类现象暂时不可能,正如在而今的评价体系中要教师改变对所谓“差生”的认识不易做到一样,我完全能够体谅刘老师们承受的压力和他们的苦衷。陶渊明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一甩膀子回他的桃花源里去种田,但在体制中的老师做不到,他们不能不为中考奖金向学校的考核制度低头折腰。相比于学生,教师是强者,相比于校方,他们又是弱者,处于夹缝中的他们,难处不便为外人道。可是尽管如此,我仍然无法原谅一些教师在劝说“差生”放弃中考时所使用的卑鄙手段。
  做过教师的都知道,真愿意放弃升学考的“差生”极少,为什么?就因为他们要顽强地维护自己的自尊。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是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明知考不进也要考,因为考了没取与根本不考就放弃性质两样,后者意味着比“差生”还“差生”,在外人眼里,他们连“差生”都不如。他们宁死也要捍卫这点可怜的自尊。教师出身的我太熟悉这种心态了。做教师的为了多拿一点中考奖,学校为了保证那一份升学率,不惜动用这种强人所难的劝说手段:人家明明愿意考试,偏要让他们自填不参加中考的申请书,目的只为推卸责任,这么做是否有点不够光明正大?
 这还不算严重的,更有甚者,石家庄一所学校出台规定,老师只要成功地劝退一名学生,就可得到学校奖励的100多元钱。 而更为离谱的是,一些学校为了阻止成绩不好的学生参加考试,竟然要求他们扮作弱智,在医院拿到一张证明智力低下的证明,这样不仅不用担心拿不到初中毕业证书,以后还能领到政府的生活补贴。(2004年5月3日新华网河北频道)真可谓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一些学校和教师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为师者三年来在学生面前精心打造的师者形象就这样崩溃于一朝。就这样,在歧视、诱哄、逼迫“差生”的过程中,什么师德、师道统统都不讲了,教师剩下的只是一副赤裸裸的势利面孔。
  我无权要求教师挺起脊梁抗议现行的考试制度、评价标准,坚不执行校方的旨意,但我希望教师恪守一份起码的职业操守,做到不歧视“差生”,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学生,像维护学生的考试权一样维护他们的人格自尊,至少不要利用自己的强者地位逼着学生做不愿做的事,譬如填放弃中考的申请书。
http://news.163.com/06/0611/06/2JAJO5C500011229.html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
邮编:312000
电话:0575-6865066
信箱:wxjxc@vip.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