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实现“零门槛”就业任重道远(宁波评论)

(2006-06-05 14:37:48)
王学进:实现“零门槛”就业任重道远
 
    外来保姆应聘要担保?这样的新闻还是头回听说。日前,宁波海曙区的一家家政公司在招收保姆时,提出了“外地人员需要有担保人”的条件。据悉,在宁波类似的户籍歧视几乎是无处不在,招汽车驾驶员要本地户口,招财务人员要本地人,甚至单位食堂招聘厨师都要本地人等。据一位在老家当过5年厨师的湖南民工小许观察,目前甬城七成左右饭店单位食堂招聘厨师都要本地人。(6月5日《宁波日报》)
   看到上述新闻,我感到有点遗憾。因为我知道,就在去年8月间,宁波市废除外来人员就业证卡制度后,又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公共职介“零收费”举措,开始不断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等方面的歧视性规定及不合理限制措施,提出了最终实现民工无门槛就业的目标。为此,我还撰文对此进行了肯定。可从眼下发生的情形看,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有一段路要走。
   为何要设置这种户籍门槛?一些企业的招聘人员道出了其中的苦衷:这是企业的一种自我保护方式。而且他们能够举出种种例子表明非本地户籍员工的不可靠。对此,我能理解。但正如宁波市总工会法工部副部长王小骏所说,外来务工人员中固然有个别人缺乏诚信,干出了有违法律和道德的事,但应该肯定,绝大多数外来工还是遵纪守法、勤劳踏实的。用人单位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行为,而否定了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设置不该有的户籍障碍。我说,外来务工人员中有个别人做出不诚实守信的事,难道本地员工做下违纪缺德的事还少吗?一叶障目,对外来人员实行户籍歧视政策直接伤害了他们的求职权益,不可取。
   自宁波市开始实施“零门槛”就业政策以来,时间过去了将近一年,可实际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为什么?原因是,政府出台的政策法令虽然能够消除有形的歧视障碍,但无法消除无形的歧视壁垒。形成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户籍歧视不是靠几个文件就能消除得了的,它广泛地存在于国人尤其是城里人的观念意识中,故政府在出台有关政策时还得同时辅之以宣传教育,消除招聘单位的地域歧视,树立正确的招聘观。
   政府部门应该知道,当我国尚未正式出台《就业促进法》,尚未有“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公平就业”的专门条款的情况下,单靠一部《劳动法》和一些地方政策是难以解决户籍歧视的。政府还须从彻底消除户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功能着手,然后再来重点消除附加在户籍之上的就业限制功能,使户籍不再成为劳动就业的制度性障碍。同时还要针对这一现象:不少机关单位和地方政府把外来人才看作是本地职工的竞争对手,而且他们都要以解决当地劳动力为先,所以就巧妙地利用户籍等条件限制外地人融入本地的机关单位,清除存在于一些部门的地方保护政策。如此,实现外来民工“零门槛”就业庶几有望。
http://www.cnnb.com.cn/gb/node2/newspaper/nbrb/2006/6/node63010/node63012/userobject7ai1300881.html
通讯:浙江绍兴市人民西路67号《绍兴教育》(身份:副主编)
邮编:312000
电话:0575-6865066   13967591161
信箱:wxjxc@vip.s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