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札记(8)
(2011-05-17 17:22:57)
标签:
王黎明读诗札记诗歌评论荒谬感异乡人文化 |
分类: 日记 |
《醒自每个早晨》
王黎明
这是我醒来的第几个早晨?
这是我看见的多少个白昼?
那样短小的晨光
如一把匕首刺痛我的心脏。
我醒来。仿佛
第一次睁开眼睛,闯入
如此陌生的世界。
我呼吸,张开嘴巴发呆;
是在梦中,还是睡过了头?
昨夜我在哪里度过,
今天又在何地醒来?
我的睡床——
是飘失的轮船、奔驰的火车,
还是飞机的翅膀?
我的梦
——是打开的降落伞
上升的电梯?
还是雾中的高速公路?
趁着我还没有完全清醒
让我好好想一想;
请别打扰我!嘘,小鸟。
2000年
(原载《诗刊》2001年第11期)
《醒自每个早晨》是黎明直接介入现实的一首诗,表现的是一种面对现实生活的恍惚感,不适应感,一种与现实相疏离的状态。这个主题也是存在主义哲学家们常常提到的“异乡人”的精神现象。让我联想起加缪写于1940年的小说《异乡人》。加缪笔下的主人翁是一个无法为心灵找到支点,无法找到存在的依据,因而自我放逐的荒谬人物。
在这首诗里,飘零感、孤独感、危机感、身份不被认同的陌生感,也都存在,也同样困扰着身虽在故乡,心却像在异乡的诗人。但与加缪不同的是,这首诗有一个开放性的结尾,诗人并没有直接表现出拒绝现实的绝望,也没有像加缪小说中的人物那样把疏离和冷漠当做对抗“生之荒谬”的武器,而是表示要“趁着我还没有完全清醒,让我好好想一想”。
而最后一句“请别打扰我!嘘,小鸟”,把此前的“存在之重”一变而为“存在之轻”,给存在主义哲学大师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艺术上,得也,失也,见仁见智吧。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旦意识到生存的荒谬性,也就实现了超越。也许正是这种超越,让诗人轻松幽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