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生有死;太阳有降有落;生物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这都是自然规律,是冷酷而不可抗拒的,是超越情感超越国界超越族群的存在。规律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人类一切行为、决策的凭据和出发点,是理性产生的基础。
通过教育和学习,人类把获得的知识传承下去,把思维方式传承下去。规律无疑是人类知识的核心部分。然而,规律真的那么可靠吗?
看看我们脚底下爬来爬去的蚂蚁,答案就在那里。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和宇宙早就存在了。对于大自然存在和运动的方式,人类只能承受、顺从和适应,无法施加影响或改变。不仅如此,宇宙之广袤也是超乎人类想象的,因此,人类对大自然的惊讶好奇和恐惧感与生俱来,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虽然科学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人类的认知能力,尤其是近二百多年来,人类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支持下,甚至已经具备了局部改变地球面貌的能力,但即便如此,人类已知的领域相对于大自然的神秘,仍然犹如海上的冰山,我们所能看到的只能是它的一角。然而也正是这一角,成了我们对于水下不可见部分想象和揣摩的凭借和根据。人类掌握的客观规律就具备这种特性,它是大自然存在和运动方式的反映,是大自然全部意志的冰山一角。
其实常识和规律都是很局限的,大自然是不可思议的,生命是不可思议的,我们自己也是如此。大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老师。我们能看到和发现的只不过是些皮毛,我们是缘槐夸大国的蚂蚁,是自大的夜郎人。
曾几何时,寻找和发现规律成了人类耗费最多精力进行的一种智力游戏,一代代人前赴后继,乐此不疲。当初所有最深刻的发现最后都变成了再普通不过的常识,变成我们的生活方式,变成我们自身。这个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的步伐。
每一次发现都是一次解放,是人类自由王国的一次拓展,活动空间的一次拓展,而后就变成了束缚和局限,直到下一次发现把这种束缚和局限打破。
本文为《客观规律与科学精神》之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