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庭是干什么的——读《摇摇欲坠的哭墙》

(2010-05-25 10:17:32)
标签:

法律

摇摇欲坠的哭墙

法庭

杂谈

分类: 书评

        法庭是干什么的——读《摇摇欲坠的哭墙——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终结辩论》

                                                               刘亚伟

    我曾拿这个问题问身边几位朋友:根据你们的知识和理解,法院是干什么的?有的说,法院是法官审判案件的地方;有的说,是凭借法律伸张正义、惩罚犯罪的地方;有的说,是老百姓有了冤情请求法律救济的地方。还有的说,法院是法官凭借掌握的判决权利谋取私利的地方;是权力披挂法律的外衣强占民利强夺民权的地方。

    在以上回答中,除了最后两种反映了某些现实外,前两种是中国传统的说法,后一种则有了一点现代法律理念。但这还不完全,我觉得起码还得加上以下几点:

    法院是人们在法律框架内文明吵架(讲理)的地方;

    法院是公民高举宪法和真相,捍卫自己权利的地方;

    法院是利益冲突各方,通过举证、辩论的方式,分清是非曲直,认识分歧,使争执和冲突求得解决或暂时解决的地方;

    换句话说,法院是让不可调解的社会冲突以文明的方式充分展开的地方。

    我不是法学家,也不是学法律的,我在这里只是把自己近来读一本书时的一点发现告诉大家,这本书的名字是《摇摇欲坠的哭墙——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终结辩论》,由发生在美国250年间法庭上的八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庭审实录终结辩论组成。

    当现代社会到了试图解开奴隶制度或者死亡权的戈尔迪之结的时候,政治过程往往被证明无力也不愿去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于是那些律师们,充当起了临时的代理人。当立法者面对这些问题不愿也不能立法的时候,美国人民将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司法系统。在法庭上,民主传统的基本原则与未来联系到了一起。

    这八个庭审终结辩论重新定义了美国的公民权利,深深影响着美国社会。

    这本书告诉正在争取自己权利的中国人:公平、正义、公民的权利,不是自上而下赐予的,必须经由自己的努力抗争才能获得;一个能够保障公民权利的社会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凭借激烈的革命就能建立的。

    同时,也提醒当政者,面对每个社会都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靠掩盖粉饰、高压禁止压制、阻拦上访、“被精神病”、禁绝“集体散步”、不准见报出版、屏蔽敏感词、删帖等刚性维稳手段是实现不了和谐的,倒不如改变我们对法庭的传统理解,把法庭变为冲突展开的平台,让冲突各方在法律框架内充分讲述各自的理由,列举各自的证据,文明地争吵,为生活在中国大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从现实走向未来架起一道桥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