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伟随笔:企业四议(三)
(2009-11-24 16:04:57)
标签:
人性金融危机草木随笔刘亚伟杂谈 |
分类: 散文 |
三、人性危机
资本家或企业主,是资本与人的结合,或者说是占有了资本的人,在他们身上有两种意志:人的意志和资本的意志,也可以看成是人性的两面:理性和欲望。
贪婪、欲望、虚荣、懒惰、自私……这些都是人性的弱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的全部管理活动,其实就是围绕人性中的这些弱点展开的。
这次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各个领域的专家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做了许多阐释和剖析――创新过度、监管不足、制度缺陷、应变迟钝……更有人痛定思痛,看到了危机背后的人性原因:“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人就会走向反面,人性就会被扭曲,而人性被扭曲了,一切将被异化——人类会成为自己的敌人!”
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中国,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企业所受到的损失和影响要小得多。这是不是就说明中国企业人性扭曲的程度要小得多呢?
答案是否定的。想想这几年出的那些事:山西黑砖窑、大头娃娃事件,毒饺子、陈化米、地沟油、注水肉、石膏豆腐、激素鸡鸭、敌敌畏火腿、工业酒精冒充食用酒,三鹿奶粉,等等。
如果说,这次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而暴露出的人性危机起码在表面上还掩盖了一面“虚拟经济、金融创新”的鲜亮旗号,那么,中国大陆企业的人性危机就更低级、更拙劣、更平庸、更赤裸裸地不加掩饰。
人性危机是人们的社会属性弱化,生物属性极度张扬,社会已使大多数人染上了不良习惯,往往需要通过重大社会改革才能缓解。
因此,现实中的人性危机的危害会远远超过金融危机。
在市场化不充分、游戏规则不完善、市场之外的力量仍在干预市场的情况下,官商勾结恃权豪夺分肥,逼得商家不欺诈无以牟利,不作假无以生存,于是,豆腐渣工程、掺杂使假、作伪欺诈、坑蒙拐骗、走私和地下黑经济屡禁不绝。
天下没有完善的制度,无论是什么主义,都不可能是完善的,但是人性可以超越外部的社会环境。
如何超越呢?阿伦特强调“知善”和道德自我启蒙的重要性,因为思想对作恶有遏制作用,思想可以产生(虽然不一定总是产生)关于善恶的辨别能力。这就是作为个人超越外部环境、对抗平庸的恶的出发点:唯有尽我们的社会责任,对身边的世界进行反思。
人与草木的区别,就是人的尊严所在。独立思考,自己与自己对话,所起到的作用无非是不断地提醒自己,人与草木、与禽兽的区别的存在,使人类不致跨出自身存在的本位,像草木那样卑贱地活着,或者像动物那样自相残杀,毫无理性与道德感可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