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伟随笔:企业四议(二)
(2009-11-23 09:22:05)
标签:
社会责任随笔资本拥有者人文情怀刘亚伟杂谈 |
分类: 散文 |
二、社会责任
中国人肯定某些在某个行当里成绩斐然的人,喜欢在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名称后面加上一个“家”字,比如教育家、政治家、银行家、企业家、音乐家、书法家……我总觉得,这个“家”字,不仅是肯定他的职业成绩,还似乎有另外一层含义的期待——超越职业局限的含义,回到“人”的位置,比如企业家,就应该是超越了企业经营的局限,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宏观的思考,能对当下社会、对资源问、环境等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人类整体的福祉,对人类的未来担负起责任的资本拥有者或经营者。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这句似乎有点自嘲的古诗道出了人性的高贵之处。这也应是企业家们的人文情怀。
赚钱,这是一个企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赚钱,还能干什么?让它承担社会责任岂不是空话?
但赚钱只是目的之一,不应是全部。企业的真正使命,在于实现社会繁荣。赚钱是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条件的,一个不能为社会繁荣作出贡献的企业,哪怕赚钱再多,也背离了正道。或者说,赚钱是做好企业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直接目的。
有句话说的好:不是为赚钱才做事,而是做好了事才赚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法人,作为独立自主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有自己的正当权益和利益追求。但企业又是离不开社会的。一个公正、法制和稳定的社会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为企业提供生存空间,反过来,企业必须满足社会的需求,为社会提供自己的服务。这一关系决定着企业的性质。
从本质上说,企业是社会公器,企业经营的是公事而不是私事。也许这正是把企业称为“公司”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