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书《远去的历史场景-祀孔大典与孔庙》由山东文艺出版社近日出版,今天在第十九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济南)首次亮相。
后记:
做这个系列丛书(《远去的历史场景——祀孔大典与孔庙》《事死如事生——孔子故里丧葬文化与孔林》《盘根错节的古树——阙里孔氏家族文化与孔府》)的想法,最早是在2001年,我在北京三联书店买了一本介绍徽州的图文书,文笔、图片、装帧设计都非常漂亮,就想,故乡曲阜有也应该有这么一本漂亮的书,才配得上孔子故里的历史地位。
悠久的历史为曲阜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从气势恢宏的地上宫殿,到规模庞大的地下城池;从远古时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到明清时期工艺精美的服饰、餐具和家具;从浩繁的历代碑刻、古籍、书法、绘画,到完整的孔府档案……在曲阜89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300多处文物古迹。然而,在今天人们的眼里,前人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符号”,似乎只剩下了“美观”和“装饰”,至于围绕着它们究竟发生过什么?它们代表着什么,意味着什么,或是象征着什么,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如果能够突破以现存古迹空间的展开为叙述结构的模式,穿透孔庙、孔林、孔府这些文化古迹的表层存在,重新解读这些符号的深层内涵,讲述这些古迹背后的故事,重现它们由内容到形式的原始积淀过程,从而激活在人们心中远去的历史场景,带领读者和游客进行一次历史与文化的时空穿梭,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啊。
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曲阜市相关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我的朋友王良和曹兴民也都积极加入进来,时任曲阜市旅游局长的孔祥金先生在2002年还为此专门召开了一个协调会,对这套丛书从内容到形式都做了规划研究。但是由于一些意想不到的原因,这套早在七年前就已经完稿的丛书耽搁至今才得以出版。在此,我对一直关心着这套丛书的曲阜市有关领导,对为这套丛书的出版付出辛勤劳动和智慧的山东文艺出版社时均建总编辑和这套丛书的责任编辑宋刚先生,对为这套丛书提供了优美图片的曲阜市档案局的摄影家孔红宴先生、以及下面所列参考书目的编著者,表示衷心感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