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孔范今先生六十六华诞暨执教四十年纪念会上的祝辞

(2007-02-26 10:35:59)
标签:

恩师

华诞

敬爱的老师

文学研究

孔范今

分类: 散文
    在孔范今先生六十六华诞暨执教四十年庆祝会上的祝辞
                                                                                  刘亚伟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                        
    再过几天就是我们的恩师孔范今先生六十六华诞纪念日,又恰逢今年是恩师执教四十年,我们在礼仪之邦、孔子故里曲阜和恩师欢聚一堂,真是人生难得的快事。
    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两个最尊崇、最让人感动的称呼:一个是母亲,一个是老师。母亲赋予我们生命,老师给予我们人生的信念、方向和力量。在我们今天所取得的点滴成绩中,都是老师最初撒在我们心灵中那颗爱的种子、真善美的种子、智慧的种子,在生根发芽,在抽枝吐叶,在开花结果。
    离开老师的这些年,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会常常回忆起当年追随老师求学的情景,回想起老师在课堂上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地谈今论古,对现当代文坛的高视阔步地审视评判,那高大威严的外表,那宽容仁慈的爱心,那睿智的目光,那悲悯的神色,那思想深刻、意味隽永的谈吐,那份驾轻就熟的轻松机智和诙谐幽默……
    先生授课,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眼里既有砖瓦,又有整座大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往往在对具体作品的精当分析论述中,话锋稍微一转,就使我们眼前凸现一座理论的大厦,大厦上,每一个作家和作品犹如一块块砖瓦,相互关系、历史地位、时代背景,种种等等,都那么清晰地结构在上面,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领悟了那位作家、那件作品的意义。
    听老师讲课,用历届学生的话来说,那不仅仅是魅力,简直就是魔力。据说,后来在山大,每逢老师开讲座,不仅本校的学生拥挤而来,临近大学的学生也闻风而至。
    在课堂之外,先生还会给我们谈起他的人生经历和感悟,他遭遇人生挑战时那进击的姿态,面对命运抉择时对信念对原则的坚守……先生的思想和观念、先生的治学态度和方法、先生的悲悯慈爱的眼神,先生宽厚大度的胸怀,先生的风趣诙谐,先生的疾恶如仇,先生的大家风范,等等,既是楷模,是灯塔,又是加油站。先生不仅是我们学业上的老师,更是我们人生路上的导师。先生不仅给了我们知识、智慧、眼界和思想,还给了我们做人的原则,使我们能够在世事人情的变幻中,在商海钱潮的涌动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和清醒的头脑,即便有时偶尔偏离正途,也能很快警醒,找到回归之路。
    我们与孔夫子相距2500多年,孔夫子既让我们仰望,又让我们觉得亲切,能够接近,这种美妙的感受得益于范今先生。在先生身上,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孔老夫子遗风犹存。
    先生无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里的巨擘,让我来给先生的学术成就哪怕是做一概略的描述,我也会感到力不从心。但是有一点我非常明确,仅仅从现当代文学研究这个领域去定义老师的学术成就,仅仅从齐鲁这个地域来看待先生思想的内涵和外延,都会让后人觉得狭窄和局限。先生的学术成就和思想,应该属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属于更深远的空间和时间。这决不是溢美之词,我相信,真正懂得先生的人都会认同我的这一观点。

敬爱的老师,各位同学:
    在先生撒满天下的桃李中,我们也许不是最耀眼最芬芳的果实,但我们肯定是受师恩最厚重的一群;在先生学术志业的传承中,我们也许不是最有成就最得意的弟子,但我们肯定是恩师花费生心血最多的一个班;在先生执教四十年中,我们也许不是追随恩师时间最久的学生,但我们肯定是恩师最为牵挂关心的几个。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亦未必传世,而刻在我们这些学生们心灵深处的恩师的名字,将真正永存! 我们也许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是您永远是我们最敬爱的老师!
    最后,我提议,请大家起立,共同举杯,为祝贺恩师生日快乐,为感谢恩师对我们的深情厚恩,为祝愿恩师和师母健康长寿,干杯!
    谢谢老师!谢谢大家!

在孔范今先生六十六华诞暨执教四十年纪念会上的祝辞

我和老师的合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