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玛旁雍错藏语圣湖王朝波钦普兰 |
分类: 游记 |
1997年7月17日,星期四,晴
从冈仁波钦到普兰只有100多公里,所以我们今天下午到普兰县城时天还很早。
路过圣湖玛旁雍错时,我们把吉普停在湖边,下车去瞻仰这个有着众多神奇传说的圣湖。玛旁雍错湖面海拔4588米,面积有42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
那一片纯净蓝色的大湖,蓝得让人心慌,空落落的,世上竟有这么蓝的湖,这么纯的湖,这么静的湖,真蓝呀,真静啊,让你觉得它不是水,就是一大块蓝色的玉石。湖的四周有皑皑雪峰环绕,湖中有白云倒影,几只水鸟在湖面上飞着,时而一头扎下去,又飞起来,再扎下去。
湖边有几个印度或是尼泊尔朝圣者赤裸着身体在沐浴。
在藏语中,“玛旁雍错”意为永恒不败之湖,传说是胜乐大尊赐给人类的甘露。用湖水沐浴不仅能清除肌肤上的污浊,还可以使灵魂得到洗礼,洗掉种种烦恼,还可以消灾治病,延年益寿。因此不论是专程前来的朝圣者,还是过往的行人,到了这里或者下湖沐浴,或者喝上一捧圣水,至少也要洗洗脸,也有人用瓶子水壶装满湖水带走。
湖水都是雪峰上流下的水,凉得很。由于惧怕感冒,我们一行谁也没敢下湖沐浴。
离开圣湖没走多远,又到了名叫拉昂错的鬼湖边上。鬼湖的水也是碧蓝沉静,由于它是咸水湖,便落了个不好的名声。
从这儿可以看到神山岗仁波钦。此时的岗仁波钦就像一个巨大白色蘑菇耸立在蓝天上,周围环绕的群山早已朝他伏下身去。
往前的路一直是围着纳木那尼峰绕圈子。有一段路面倾斜不平,有几处倾斜得让我觉得就要翻车了,车子缓慢小心地向前移动着。有一处看来是刚遭大雨,路面不是翻浆,就是完全被水冲掉,只好另闯新路。又有一段河水夺了路道,顺路流淌,又遇一段是路夺了河道。还有的路坡度几达60,直上直下。
遇到两部卡车陷在泥淖里。
转过一个山坳,眼前豁然一亮,只见柳树、麦田、村舍碧绿如洗,俨然平原一般。马军告诉我,这是普兰县多油乡。
看来这一带曾是大水道,不远处有一土崖,有几百米高,其顶部非常平坦,如一条直线,那气势真像美国电影《大峡谷》中的地貌,崖下的谷地一直伸延到我们脚下,满地大鹅卵石,白花花的戈壁滩,是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鹅卵石的中间,细细的孔雀河静静地流过。孔雀河是纵贯南亚次大陆上的恒河上游支流之一,发源于冈仁波钦脚下,在普兰穿城而过,
由此可以想见当年这条大河年轻时大水轰轰烈烈通过的壮观景象。
下午四点半,到普兰县城,住边防检查站招待所。
从在拉萨买的一本书上得知,普兰县城历史上是普兰王朝的故都。
公元九世纪中叶,一度威震中亚的吐蕃王朝寿终正寝。末代赞普(吐蕃王)之孙吉德尼玛衮亡命西行,在冈仁波钦山下被当地土王招赘并当了继承人,他陆续兼并了被称为阿里的西部藏区。待三个儿子长大,吉德尼玛衮进行了分封,大儿子在云彩汇集处的普兰建立了普兰王朝,二儿子在云彩弯弯处的古格(札布让—札达)建立了古格王朝,三儿子在云彩最高处的玛隅(拉达克—日土)建立了拉达克王朝。这就是阿里三围的由来。
另有一种说法,叫阿里三环。即普兰是雪山环绕的地方,札达是岩石环绕的地方,日土是湖水环绕的地方。
至于这三个地方现在地名的由来,另有一个传说。
吉德尼玛衮三个儿子的后代后来反目成仇,到十七世纪三十年代,拉达克王朝的军队灭掉古格王朝后,举兵东进,侵犯后藏。达赖政权派甘丹才旺率领大军反击,经过三场战役,击退了拉达克人。在给藏政府的战报中,甘丹才旺描述了三场战役的情况:第一次战役在普兰,歼敌象“拔一根毛一样”,藏语“普兰”即一根毛之意。第二次战役在扎布让,歼敌象拔一根草一样,藏语“札布让”即一根草之意。第三次战役在日土,仗打得困难,象啃骨头一样,藏语“日土”即啃骨头之意。
普兰县城海拔3900米,孔雀河穿城而过。
晚上,王仁俊以主人的身份,在街上一个小饭馆里为我们接风,县外贸公司的二位经理作陪。札西经理的夫人唱歌为我们助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