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域高原八千里之十:神山一日(图)

(2006-05-31 22:22:22)
标签:

宗教

尼玛次仁

神山

本教

冈仁

普兰

分类: 游记
    在巴尔兵站修好了车,我们沿着蜿蜒在藏南谷地中的新藏线继续东进。在门士煤矿附近越过了一条河床如峡谷一样深的河,刚爬上河岸,就望见头载着冰雪冠冕的冈仁波钦峰巍然屹立在众山之上。
    海拔6637米的冈仁波钦是冈底斯山脉的主峰,藏语意为“雪山之宝”。
    冈底斯山脉西起狮泉河,东抵横断山脉,绵延1600多公里,是西藏高原内外流域的分水岭,也是藏北高原与藏南谷地分界,是支撑起青藏高原地貌骨架三大山系之一。   

雪域高原八千里之十:神山一日(图)

    河岸的土坡上,一种由几块石头垒起的塔状小石堆密密麻麻地立了一地。这大概是来神山朝圣的人们到了这里第一次见到冈仁波钦那熠熠闪光的冰雪之冠而铺匍匐在地时留下的。 
    在西藏,即使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也会犹疑起来。
    比如人们开始对一切河流皆入大海感到非常自然和理解——水向低处流嘛,但是对水从何而来却难以理解,直到水的蒸发和降水循环的奥秘发现之后,这个疑问才得以解开。但是,黄河和长江为什么都发源于可喇昆仑呢呢?南亚次大陆的那几条大河——为什么都发源于冈仁波钦呢?
    我在冈仁波钦山下看到,在那白雪皑皑的山峰上空,聚集着大片大片的终年不散的云团,那云团以冈仁波钦的山峰为中心,呈收缩线状态,最中心的位置是个圆形的空白,正对着下放的冈仁波钦山峰,让人觉得那里好像是一个漏斗,普天下的雨水就是从天上经过这里倾泄到人间。
    西藏高原上有众多的神山,而冈仁波钦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座。
    据说,印度教、耆那教、本教和佛教都把它尊奉为世界的中心而虔诚膜拜它。在印度教中,冈仁波钦是主神湿波的居住地;在耆那教中,岁数仁波钦都称作“阿什塔婆达”,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创始人瑞斯哈巴那刹获得解脱的地方;在西藏当地的原始宗教本教中,冈仁波钦被称为“九重万字山”,本教的360位神灵都居信于此;在佛教中,最著名的须弥山(又作妙高山)即指此山,其山顶为帝释天所居,半山腰为四天王所居,其周围为八山八海,而瞻部洲等四大洲,则在此四方。
    在西藏高原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高峰就有11座,为什么海拔只有6600多米的冈仁波钦被人们如此尊崇?
    如果你面前有青藏高原和南亚次大陆的沙盘模型,一看就明白了。在海拔只有几百米的南亚次大陆低谷平原上,印度河、恒河、萨特累季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哥格拉河自北而来,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也许古代印度人曾对带给他们基本生存条件的几条大河寻根溯源,结果在冈仁波钦脚下找到了发源地,从而认定了众水之源的冈仁波钦为世界中心,是宇宙本原和生命本原。即使不溯流寻源,仅仅站在次大陆开阔的低谷平原上向北一望,也足以使人震撼而神往了:一排冰峰雪嶂,顶天柱地,神奇非凡,不仅地上万流皆源于此,天上的日月星辰也仿佛以它为轴心往复环绕,于是兴起在这片次大陆上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就这样不约而同地把自己信仰的诸神安置在冈仁波钦山上。
    我们抵达冈仁波钦脚下住下时,已是晚上10点钟了。在一小馆子中吃了饭回到旅馆,一位叫索南的藏族小伙子来与我们聊天。他是西藏青旅的导游,这次是带着一个印度旅游团来朝拜神山圣湖的。他说,今天他很不开心,因为这个旅游团的一位30岁的印度厨师前天在路上患了感冒,今天早晨刚死了。
    这件事又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高原生存条件的严峻。
    忽然想起在拉萨时,尼玛次仁给我谈到的他的一次经历。1995年,尼玛次仁随西藏某局工作组来阿里帮助筹建普兰局。6月1日普兰局挂牌开验后,尼玛次仁他们准备经狮泉河返回拉萨,路上在冈仁波钦山下住了一晚,患了感冒。等赶回狮泉河医院检查时,病已经很重了,头痛、胸闷、脸发胀、眼肿,诊断为:肺部感染引起的高原性红血球队增多和心脏缺血症。医生让他卧床休息,不让他回拉萨,怕路上出问题。其他同志只好先走了,尼玛次仁在狮泉河医院一躺就是两个多月,其间一直挂着瓶子输液。阿里医院条件差,很多药都没有,当时车上带来了一盒青霉素,很快用完了,后来用的青霉素等药品都是西藏局从拉萨送过来的。尼玛次仁说,那次我心脏受了损坏,直到现在也没恢复过来,晚上经常睡不着觉。
    尼玛次仁这样的经历,很多在普兰工作过的同志都有过。于是他们不得不学习自救的办法。出差前到医务室请教张医生如何给自己打针,张医生就告诉他们,把屁股分成四份,在左上角或右上有那一块注射,基本没问题。于是生了病就自己打针,有时没有消毒酒精棉球,就用开水擦一下屁股。一次曾勇给自己输盐水,没注意到液体中有玻璃渣,结果弄成了静脉炎。有的同志不敢自己打针,只好把针药水喝下去。
    
    第二天,我和小郭去拍神山。
    马军和车钢已在我们前面去神山了。
    我们没走朝圣者的转山所走的路,而是径直地翻越了冈仁波钦外围的一座山。我们不敢走快,也无力走快,爬一段歇一会儿。爬到半山腰朝下一看,昨晚住下的风底斯旅馆成了小小的几个方块,一排白色帐蓬像一条白线横在山脚下,那是来朝圣的藏民们临时搭起的。
    平坦的谷地从山脚下一直伸展到远处的纳木那尼雪峰之下,蓝色发光的大湖——玛旁雍错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在等待着冈仁波钦的妻子乌玛女神前去沐浴。
    当我们终于爬过了这座山,向前一看时,只见冈仁波钦那冰雪晶莹的峰头,离我们还远得很,并且又有一座山挡在面前。看看太阳已近中午,没吃早饭的肚子此刻已觉得空空如也。不敢再往前走,远远地拍了几张片子,又拍了一些高原植物,就原路返回了。
    下午五时,晚我们一天离开狮泉河的普兰局的“沙漠王子”赶上来了,一来到就忙着补胎。周正云则忙着修我们的三菱吉普,还是用老办法,用汽车内胎替代胶套垫。他高兴地告诉我们,刚才碰到普兰的一位司机,说他手上有三菱吉普用的这种型号的胶套垫,让周正云到了普兰去找他。
    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我们都高兴起来。
    到了冈仁波钦脚下,不好好地拍几张照片实在于心不甘。于是,下午七时,等周正云修好了车,我们便开车绕路到神山脚下去拍片子。
    这是一条转山的路,在满是石块荒草的山坡上弯弯曲曲高高低低地延伸着。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朝圣的人从这里走过去。据说,每年从樟木口岸和普兰口岸入境来朝神山的尼泊尔人、印度人就成千上万。来转山的人大多是徒步,也有的租一头牦牛骑着,一般三天转完一圈。而那些磕长头的转山者则要一二十天才能完成这一神圣的仪式。
    此时已近傍晚,山路上很静,我们的吉普一路上惊动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像开运动会似的朝远处奔跑着。
    冈仁波钦脚下是圣地,没人敢在这里杀生。
    有许多半路搭帐篷而息的转山人,在夕阳下面对神山静静地坐着。
    第三天上午,我们离开神山,途经圣湖玛旁雍错,朝边境小镇普兰驰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