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京瞬间(1544):米粮库清贡王府的位置

标签:
转载 |
分类: 胡同文库 |
冯其利《寻访京城清王府》介绍,1912-1927年,贡桑诺尔布(俗称贡王)出任参议院议员、蒙藏事务局总裁。其间创建蒙藏学堂。(可参见《北京瞬间(1176):小石虎胡同明周延儒宅和国立蒙藏学校旧址》)1927年蒙藏院废止,贡王仍在北京居住,王府在“地安门内太平街米粮库胡同”。这篇写于1995年的文章介绍,太平街已经消失。王府及东侧的燕翅楼解放初期盖了楼房,后半部分一直是米粮库小学使用。
民国初年,贡王与严复、梁启超、吴昌硕、罗振玉等多有来往。
到现场看,米粮库胡同东头和地安门内大街交叉口的北面有复建的地安门燕翅楼。米粮库胡同东口进去后较宽,然后很窄,走一段路以后是米粮库胡同16号,挂着什刹海小学的牌子。想来可能是米粮库小学并入了什刹海小学。
西单蒙藏学校旧址
复建的地安门燕翅楼
米粮库胡同
米粮库胡同
什刹海小学(原米粮库小学)
看资料介绍,贡桑诺尔布(1872-1931年),字乐亭,号夔盦,蒙古族的新派亲王,他办报纸、建近代学堂、把邮电所等新生事物引入了漠南蒙古。1910年后到了北京,在整个北洋时期担任蒙藏事务局总裁,主管边疆事务。系成吉思汗勋臣者勒篾的后裔,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世袭札萨克亲王,兼卓索图盟盟长。性情恬静,平易近人,通晓蒙、满、汉、藏等各种文字,喜吟咏,著有《竹友斋诗集》流传于世,好诗文、工书法,并擅长绘画,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就任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时,已是清王朝覆灭的前夜,社会动荡不安,国事风雨飘摇。为谋求民族的振兴和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他呕心沥血,身体力行。开创了漠南蒙古教育之先河,先后创办了崇正学堂、毓正女学堂、守正武学堂。为喀喇沁右翼旗培养了大批先进人才。他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接受民主启蒙思想,大力推行旗政新举措,创造了振清代蒙族经济、文化的十项第一,令塞外蒙古诸部翘楚。辛亥革命后,赞成共和革命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表现出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1912年,他出任民国政府蒙藏院总裁,成为蒙古王公中的领袖人物,长达十六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