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有多少“志愿者”在潜伏?

(2014-05-27 11:23:59)
2014-05-27 西坡 毒舌的毒

  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对中国社会来讲,志愿者在各种活动中提供服务成为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景象。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志愿者是指“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不知道近日四川巴中市城管部门在用“志愿者”这个词的时候,考虑的是不是这个意思,但至少对围观者来说,这次新闻中出现的“志愿者”与其本义大相径庭。

  最开始是四川巴中市城区的公共场所、电线杆上出现一封“求助信”引起关注,称巴中城管一名副中队长拒交两元停车费,强行开车致收费老人摔倒在地受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巴中市城管局调查后表示,涉事的副中队长侯飞甫候本是该局的驾驶员,平时为了工作方便,被任命为中队副中队长。城管局与候飞甫签订的是一份“志愿者协议”,侯飞甫只是一名志愿者。

  目前已被警方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候飞甫,其最终命运有待法律裁定。我们还是来讨论下候飞甫身上“副中队长”、“志愿者”的双重身份,再加上驾驶员的身份,可谓三位一体。

  不是“临时工”,而是“志愿者”。这次负面新闻之后,地方政府部门的回应让许多人觉得颇有“创造性”。当然,也有人为“临时工”的暂时性失业感到遗憾。

  不论如何,其荒谬一览无余,比如人们通常会把志愿者理解为好人,然后“城管副中队长致老人死亡于是暴露志愿者身份”这事就可以形容为:如果不是干了坏事,还不知道这是好人呢。一般人很难绕明白这个圈。

  一些不够单纯善良的人揣测,巴中城管局临时编造了“志愿者”的名头,来推卸责任。我无法证否这一揣测,但结合“志愿者协议”的存在来看,我更愿意相信副中队长本来就是“志愿者”。

  可惜的是,如果相信这名副中队长长期以志愿者的身份进行执法,这却不会给巴中城管局撇清此事提供便利,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志愿者”怎能被任命为副中队长?“志愿者”哪来的执法权?“志愿者”最重要的标志是不领薪水,候副队长也是义务劳动?

  更需要问的是,除了候飞甫,巴中城管队伍里还有多少潜伏着的志愿者?想一下,每天活跃在街头与小贩、商户打交道的城管,竟然是“不求名利、无私付出”的志愿者,人们是该欣喜还是恐惧?而城管局为了“工作方便”,竟将驾驶员任命为副中队长,签的却是“志愿者协议”,人们又该恐惧还是恐惧?

  此刻,巴中城管局的领导们应该已经看到或听到人们的种种质疑。他们大概会后悔没有隐瞒“志愿者”这茬,而不是主动交代了出来。

  毒舌的毒(微信号 dsdd-dsd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