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一卡通公司回答“退卡难”
(2013-10-17 08:00:06)
新京报近日关于北京市一卡通退卡难的报道,引起广泛共鸣。不少网友跟风吐槽自己的艰难退卡经历。更让人们不平的是,一卡通退卡难并不是新问题了。
自2006年一卡通全面普及之初,就有人质疑20元押金太高、退卡不便以及退卡手续繁琐不公等问题。之后,这个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浮出水面。老问题频繁被讨论,只是一直未解决,一卡通公司和有关部门甚至连解决问题的曙光都没让人看到过。那么这次讨论热潮,能在现实中带来进展吗?希望如此。
一卡通退卡本不该成为难题,正如专业人士所说,“办卡点退卡”无技术难度,“几行代码就能解决的问题。”可比照的是,台北的“悠游卡”和香港的八达通卡,退卡、退款都很方便。若一卡通公司的技术部门果真解决不了“退卡难题”,何不将症结和盘托出,向同行和网络上的IT人士求教?相信会有许多人乐意支招救难。
当然,人们更愿意相信,一卡通公司不是解决不了,而是没动力解决。而绊住一卡通公司脚步的,也许就是每张卡里的押金和余额。
2006年出生的娃,现在都能打酱油了;2006年积淀至今的“退卡难”,却仍没有疏通的迹象,实在说不过去。这样一块看似微小却严重违背公平本义的牛皮癣,伴随着城市一起“发展”,是多么碍眼。
一卡通公司,性质为国有,目的为便民。它没有以任何理由“死守”押金的权力,而有回应市民诉求、改进服务质量的义务。
“退卡难”难在哪里,人们的心中早有答案,现在是时候由一卡通公司认真回应质疑了。一卡通公司不妨让人们听听自己的难处,人们要听的不是泛泛而谈的“技术问题”或“明文规定”,而是:专业人士提出的“办卡点退卡”简要技术,实现起来有什么具体障碍?香港、台北的类似卡片,为什么没有退卡难?
“退卡难”不是要不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何时解决的问题。为市民的切身利益计,为一卡通公司乃至市政管理的形象计,快都比慢好。若不存在实质性的技术难题,就应立马启动解决程序。
小板凳已备好,等待回答。
自2006年一卡通全面普及之初,就有人质疑20元押金太高、退卡不便以及退卡手续繁琐不公等问题。之后,这个话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浮出水面。老问题频繁被讨论,只是一直未解决,一卡通公司和有关部门甚至连解决问题的曙光都没让人看到过。那么这次讨论热潮,能在现实中带来进展吗?希望如此。
一卡通退卡本不该成为难题,正如专业人士所说,“办卡点退卡”无技术难度,“几行代码就能解决的问题。”可比照的是,台北的“悠游卡”和香港的八达通卡,退卡、退款都很方便。若一卡通公司的技术部门果真解决不了“退卡难题”,何不将症结和盘托出,向同行和网络上的IT人士求教?相信会有许多人乐意支招救难。
当然,人们更愿意相信,一卡通公司不是解决不了,而是没动力解决。而绊住一卡通公司脚步的,也许就是每张卡里的押金和余额。
2006年出生的娃,现在都能打酱油了;2006年积淀至今的“退卡难”,却仍没有疏通的迹象,实在说不过去。这样一块看似微小却严重违背公平本义的牛皮癣,伴随着城市一起“发展”,是多么碍眼。
一卡通公司,性质为国有,目的为便民。它没有以任何理由“死守”押金的权力,而有回应市民诉求、改进服务质量的义务。
“退卡难”难在哪里,人们的心中早有答案,现在是时候由一卡通公司认真回应质疑了。一卡通公司不妨让人们听听自己的难处,人们要听的不是泛泛而谈的“技术问题”或“明文规定”,而是:专业人士提出的“办卡点退卡”简要技术,实现起来有什么具体障碍?香港、台北的类似卡片,为什么没有退卡难?
“退卡难”不是要不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何时解决的问题。为市民的切身利益计,为一卡通公司乃至市政管理的形象计,快都比慢好。若不存在实质性的技术难题,就应立马启动解决程序。
小板凳已备好,等待回答。
前一篇:不要让夏健强成为网络骂战的牺牲品
后一篇:学童被害,岂能花钱息事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