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一则

(2007-11-12 16:56:30)
标签:

文学/原创

分类:

现在的生活,整天就是这样:醒来后起床,起床后吃饭,吃饭后上课,没课时看书,熄灯后睡觉。其中正事,唯上课与看书耳。偶尔也会有作业,二三四五千字,但不常有。

先说上课。历史系的课,大多不算乏味。与化院的课相比,更是甜瓜苦瓜之别。不过也正因如此,旁听之人甚多。不少课务须提前到达,否则一座难求,甚至站着听课亦有可能。转入历史系之后,我戒掉了大一时踩点上课的习惯,转而培养起良好的学风:凡课皆提前二十分钟出宿舍,期以提前十分钟到课堂。路上必限制步伐,太快则提前太多,于心不忍;太慢则近于铃声,于理不合。而且每课定要携带一至两本有关无关有趣无趣之书,不愿听课时翻读之。

我常说,上课是最心安理得的颓废方式。人之常情,都是趋于颓废,好比百川归海,好比熵增无限。但是,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别人刻苦于自习室,自己却颓废于宿舍、游戏、未名,也许有些人可以坦然面对,但像我这样的心想颓废却又不好意思颓废的人,就难免常常生出些不忍之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乡寄之以厚望,我党教之以向上,我总不能自绝于人民,漠视于良心。如此这般,思虑百端,结果是颓废不可得,勤勉也无力。首鼠两端,莫之能止。呜呼!人生如此,岂不哀哉!惟有上课,给出了鱼与熊掌兼得的解法。桌上一张纸,手中一支笔,张开双眼,且看黑板,竖起双耳,且听教诲。无负担,无压力,不气急,不心躁。老师讲到哪儿,自己听到哪儿。即使一时走神,拉下几句,也无甚可惜,也无人责备。或者你根本不听,看书,写字,甚至作诗,发傻,唯你所愿。课后回想,自然是什么也记不得,但不必惭愧,不必自责,因为我还记得一事,当时我的确是在教室,的确是在上课,足矣!心安理得,顾名思义,理得才能心安。上课不是颓废,而是积极履行学生的义务,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所以这理就得了,所以这心也就安了。

 再说读书。说起读书,我想起一句中学时印象极为深刻的话——书非借不能读也。当时由于学校简陋,图书馆都没有,对这句话的理解只限于同学之间互借盗版小说的经验,显然不够深切。提句闲话,我高中时阅读四大名著,竟都是读的盗版,毕业时才买了本正版的红楼供以后细读。言归正传,接着说书非借不能读。现在看看自己,觉得这句话得改改才对,改成这样:书若借则不能读也。此话不是虚言,而是来自于可以检验真理的实践。每次去图书馆,总能找到一批自己“极有兴趣”的书,把它们从书架抱到桌上,读之可谓如饥似渴。一时半会儿当然读之不尽,所以要把它们借回去。由于借书数目有限,而我的贪欲无限,所以每次都要斟酌再三,思量再四,拈来拈去,放下拾起,好久才能定个结果。回去的路上,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心中颇是欣慰乃至自得,仿佛背的不是书,而是行将属于我的知识。可是,古人的至言再次灵验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借书回去的前两天,还有心情翻翻。过上七日八日,就懒得理它了。一是兴趣消减,二是以为,它已经属于我了,随时都能读,何必急于一时呢?这样下去,结果往往是,到最后不得不还的时候,读过仅仅是最开始翻的那几页。唉,书若借则不能读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若回首
后一篇:天很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