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小满到芒种之间的日子,我爹问亲友要了些葫芦种子埋下,长出五棵葫芦。本月回村,硕大婆娑的叶子已经遮蔽小半个天井,从棚架下走过,仰望阳光穿透枝叶,感受片刻安宁。我娘数了,四十颗葫芦,平均一棵母秧育果八个,真是生产能手。我爹精心编制了草托,托住沉甸甸的葫芦娃,用绳子固定到棚架上。娃们天天坐吊床,荡秋千,安然享受有人伺候、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大约中秋,娃们成熟,将登上闺女二叔案头,成为刻画创作的载体对象。葫芦可以种出来,半年光景长成,可以一生一世陪伴主人。人也是种出来,一二十年长成,可以一生一世相互陪伴。其实什么都是种出来的,善与恶,荣与辱,成与败,恩与仇,不种不育不收。爹娘种葫芦、种秋葵、种韭菜、种大丽花、种爬墙梅、养鸡、养鸭、养鹅、养狗、养猫,都赋予一种希望和乐趣,他们的诗就是成长,他们的远方就是植物和动物的生活半径,他们的路径依赖就是劳动。
【植物纪356】
前一篇:寺院莆田系也扑街了
后一篇:每个结都绑着一位大老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