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策马入林
策马入林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09
  • 关注人气:8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帮助逝者体面地离开

(2009-03-25 23:16:22)
标签:

情感

帮助逝者体面地离开 看情感文艺片&青春励志片《入殓师》

帮助逝者体面地离开


  大多数人为什么惧怕死亡?因为上苍不让他们轻率地放弃生命。只有生命、生机、生气,才成其为人世间。如果人人不怕死,不把死当成一个不可轻易触及的大事,那么社会就不再生动活泼、充满希望和美丽。
  一些人为什么又能平和、宁静地看待死亡,把去世当作一个新旅程的开始?因为很多人相信灵魂进入另一个时空,即将经历新的故事和过程,去完成新的议程与使命。如此,我们就不再以死亡为绝望,就会给逝者以充分的体谅、尊重和祝福,帮助他们完成两个时空的顺利转换。
  获得奥斯卡大奖的日本电影《入殓师》,平和讲述的就是死亡的仪式、关怀、尊重和原谅。中午看了一半,晚上看了一半。泪水从中午就开始流动了。
  亲人,连系着的是骨肉亲情,当自己的亲人关闭了所有和你交换情感的通道,就意味着物理意义上的他(她)即将化为无形。虽然可以思念和缅怀,精神意义上的亲人永远活在我们心里、话语里,但当最后一眼投向亲人遗体的时候,悲情成了无法抗拒的火山。影片中那些目送亲人入棺生死决别的场景,声声啼血的呼唤,最后一次温柔地抚摸亲人的脸庞……都让人泪流满面。
  死亡又不是那样面目狰狞。入殓师以敬业精神细致地操作每个程式,为逝者美容、拭身、换上新衣,那种庄严、神圣和安然,就是对生命终点的礼赞。当逝者面色红润、神情安祥地躺在亲人们面前,好像只是睡着了,以至于有一家人还要在生前可亲可爱的老头脸上吻几下。
  人死之后,会有怎样的旅程?人类有史以来,无不孜孜以求,宗教教义施以浪漫想像,文学艺术进行小心求证。然而谁也说不准,因为没有哪个人去了又回,把“门”另一边的情形描述一番。但是先知先觉的人们以合理的情感逻辑和灵魂的诗意推理,通过宗教和文学告诉我们一些模糊的情节。这些情节支撑着我们对另一个世界的眺望和祈祷。
  作为生者,履行送别亲人的庄重仪规,也是为了唤起或许忽略、蜇伏以久的恩情。山海般深厚的恩情,不应只化作逝者灵前的忏悔之泪,而要变为关爱身边亲人朋友的动力。入殓师小林大悟面对早年抛妻弃子的父亲的遗体,扒开父亲紧攥的手看到那枚象征亲情团圆吉利的鹅卵石,怨恨瞬间化为泪水,这是父子真情啊。这枚鹅卵石又被小林虔诚地放到身边的妻子腹部,那里面有他们即将出生的孩子。

  主人公演奏的深沉忧伤的大提琴曲贯穿着影片始终,它饱含着对逝者的哀伤,同时也充满了对人世间希望与生机的渴望和赞赏,那样一种宽阔的情怀,那样一种“大悟”的境界啊。
  当然,这也是一部青春励志片。青年小林就业心切,一则有意误导的招聘广告,将他招入为逝者“旅行”服务的行业。世人的偏见、包括妻子的误解,曾让小林一度辞职。从业初始面对高度腐败的老人遗体,他也曾剧烈不适。但他最终选择了留下,选择了全心投入这项对逝者施爱、又有高收入的神圣职业。这在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的当前社会,在六百多万大学生形成空前待业高峰的眼下,是不是有很强的现实启示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