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泱泱大国别容不下几只口罩

(2008-08-07 12:00:46)
标签:

杂谈

泱泱大国别容不下几只口罩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尚未团结的朋友

 

  部分美国运动员来京要戴特制口罩,这消息老早就开始流传了。当初,我也有些不忿,你们有什么了不起,嫌我们空气不够清爽,那就不来啊!不来还少几个强劲对手,让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选手有更多夺牌机会。你以为你不来,我们就冷场了吗。
  到近日看到美国自行车运动员戴黑口罩走出首都机场的新闻照片,我还在“愤青”状态。但是,昨晚看到网友们在新闻报道后面的跟帖,那些羞辱、挖苦甚至谩骂的语言,一下子让我觉得异常难堪。
  我们不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吗,我们不是具有温良谦恭让美好传统的民族吗。怎么一点小小的刺激,就能让我们勃然大怒,出言不逊,顿失东道风度?大国心眼瞬间小到容不下一只口罩。
  果然,人家道歉了。今早看到这样的新闻报道贴在我们几大门户的额头,我不仅没有舒解,似乎更加尴尬。
  不久前,西方以话语强权抹黑中国,亿万愤怒的鼠标自发成军,发出中国网民不甘屈辱的吼声,让一些戴有色眼镜的西方国家及其不良之徒有所收敛。我也是其中的一员,铁嘴钢牙的战士。
  但什么东西都要见好就收,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尚未团结的朋友。示威、告诫之后,还要合作、共赢。要维持动态平衡,保持良性互动,这个世界才能健康发展。
  道歉是个好东西,它让受害者得到安抚、快意和公平。但滥用道歉不是个好事情,大小委屈都受不了,一律强求对方说对不起,就有些不妙。一来,人家迫于各种压力不太情愿服了软,未必就真正服了气。二来,咱们被道歉惯了,会不会滥用这种权力,形成某种施虐习惯。
  凡事要留有余地,不可太过,太满,太狠,世界太小,抬头不见低头见,给对方多留些体面。得饶人处且饶人,是人际常理,也是国际规则。
  人家来了,本身就是捧场,合作,助兴。特别是高手来了,既提高了比赛成绩的含金量,也印证了中国的号召力、影响力。百鸟朝凤,有凤来仪,很牛很辉煌,很美很浪漫啊。
  人人都有脾气,都有价值观,都有好恶。我们刚刚脱贫致富,一定还有不能与富国俱乐部接轨的东西,富国富人们顺手带点歧视入境,也在情理。如果不是太出格,咱就睁眼闭眼,不当回事。即使遇上故意找茬者,咱们的一个微笑,或许让他立觉无趣。
  一定会有一堵墙,挡在原本善意的不同人群中间。这时候就需要沟通,打开文化樊篱,四目相对,二手相握,在传递体温的同时,也交换了信任。宽容,原来并不遥远。
  我们正在崛起中,身子骨日渐硬朗,心灵创伤艰难修复中。因而心理状况异常微妙,既有沾沾自喜的成就感,又有久穷乍富的不自信,正处在自卑到自尊的脆弱旅程。
  我们且把目光,投放到百年期盼、七年之“痒”(从2001年7月申办成功到2008年8月正式举办已有七年)、举世之典,些许杂音噪音都将被开幕式的吹笑声吸收,丝缕恩怨情仇将被运动健儿奋勇夺金的欢呼声所淹没。
  等我们把金牌和快乐,装个盆满钵满,再回头看,那算什么!
  等我们成功作了大东道,将荣誉和体面装个盆满钵满,望前看,都不算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