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赤壁》水货“谋财害命”

(2008-07-14 13:09:33)
标签:

赤壁

水货

谋财害命

娱乐

《赤壁》水货“谋财害命”

    7月10日《赤壁》首映,没空去。到7月12日晚,犹豫再三,孩子说去看看吧,就看了。肠子都悔青了。
    当年俺拒绝看《夜宴》、《黄金甲》之类,是因为受《十面埋伏》、《英雄》、《无极》之害,决计不再踏此类华而不实的泥沼。结果此次,再次上当,简直是再次失身哪!
    本来赤壁之战是三国演义中最华彩、最深邃、最“三国”的战例之一。所谓大导演、大片,怎么也得让人们对心目中的经典战役有个基本到位的视觉回味吧。现在我们的智商被戏弄“到位”之时,只能是“倒胃”了。
    关羽的赤兔马被吴宇森大哥宰吃了吧,害得关二爷成了步军头领;
    两军阵前,周瑜大都督、关二爷、张三爷、子龙GG等元帅上将,不坐阵指挥,却争先恐后杀兵戮卒,大逞匹夫之勇;
    吴大哥热衷于重复他早已烂熟的杀人描述,津津乐道的就是血雨腥风里那些噗噗乱冒的血浆、咔咔断裂的兵器,而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人格魅力的铺陈,却是粗放之极、无心无力;
    那个才貌双全、闻名遐迩,令曹操发动赤壁大战的小乔,感觉只是个色迷迷、嗲兮兮、腻歪歪的二奶;
    那场莫名其妙的床戏,前后不靠,无聊透顶,勉强为之。“爱”是没做出来,“做”成了夹生饭;
    诸葛孔明,是谁扮的了?扭扭捏捏从台子上走下来。影院里的女观众说,怎么像个女的?其实是整个“豪华”演员阵营的代表:端着架子,捏着嗓子,扭着步子,一路掉着豆腐渣子;
    两个多小时的上集太水,没有什么像样的情节,除了做爱、踢球、逃难、行船、打猎、产马、找牛等琐事,以及一笔带过长坂坡之役,惟一着力渲染的战斗就是那场截击用以掩护水军的曹军“奇兵”。此战一是伪造,根本无此战事;二是人家二千人马,二员战将,怎么就让孙刘联军元帅上将悉数上阵迎敌,不仅作秀逞勇,而且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损失大量兵力才把人家打跑。
    唉,不想费俺脑细胞,找这张华美大袍里的虱子了,虱子太多了,把俺累死,也找不完。倒。
    俺并不苛求电影完全图解古典名著,但无聊、无趣、无真、无道到这个地步,我们的审美底线被毫不留情地撞破,煌煌中华名著被蹂躏、阉割成这样,还有什么可说呢。
    所谓创造华语片票房纪录,也就是上部了,也就是大“骗”这一回了,下一部会有人自投罗网吗?
    看着一类影院里那些九曲回肠排成长龙的可怜影迷们,俺要告诉吴大哥,鲁迅大叔早说了,浪费别人时间,就是图财害命。你吴大帅将晚节置之度外我们管不着,可你把无辜观众的银子掏走,又浪费了人家时间,真是图财又害命,应当两罪并罚啊。求求了,下一部您就莫拍了,就当放下屠刀、悬崖勒马,这“烂尾楼”也甭在乎啦。
    再说一句,要是靠这样的片子去弘扬中华文化,靠!绝望吧。

 

    —————————————————————————

    网友们对《赤壁》大“骗”的感觉如何?请看下面的“新闻心情图”,可谓所见略同:

    《赤壁》水货“谋财害命”

 

近期文章:

 

《赤壁》水货“谋财害命”

窗户纸 窗花 窗前花

“捅破窗户纸”,作为一句民谚,何时滥觞已无从查考。而窗户上糊纸,何时起源俺也无从知道。
只听说1950年代,北京故宫许多大殿的巨大窗户上,还糊着白纸。而其实早在元代,玻璃就开始在贵族宅第使用了。
紫禁城里为什么还用纸糊窗户呢?定然有皇家的道理。
我那胶东故乡的老屋,直到1980年代拆掉之前,也一直用白纸糊窗。

 

《赤壁》水货“谋财害命”

我闻到了沙子的味道

沙子是个好东西。
大海的一半概念,是沙子。
沙子是怎么来的?
海水与陆地上亿年的磨擦,互动,产生了沙子。
风与土壤上亿年的磨擦,互动,产生了沙子。
沙子是融合与互动的产物啊。
因而,沙子既是固体,也是流体,水冲能流,风吹能跑,无风无浪无动力,静若处子。
这种尤物,占了地球表面的十分之一,占了陆地的三分之一。
此时,占了孩子心灵的全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大名叫硕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