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2008-05-23 16:18:49)
标签:

地震

重建

家园

杂谈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献给秉持“抗震精神”重建家园的人们(中)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废墟阻挡不了舞蹈,灾难泯灭不了童心。
  ——5月15日下午,在四川绵阳市平武县南坝镇,两位小朋友在废墟前玩耍。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崭新的生命,崭新的笑容,崭新的生活。
  ——5月17日,藏族同胞阿詹和丈夫斯英纳在四川理县人民医院临时搭起的妇产科帐篷中为刚刚出生的儿子喂水。(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伙伴们,我们一起战胜了灾难,我用微笑作个告别,我要回家上学,走了!
  ——5月22日,即将离开南河体育中心的北川小朋友何佳正向小伙伴们挥手告别。近日,部分灾区群众陆续离开集中安置点,返回被毁坏的家乡,准备重建家园。在绵阳南河体育中心,多辆开往北川、安县等地的大巴车停在门口,受灾群众带着衣服、被褥等行李,有序地排队等候上车。他们每人都领到了三天量的食品,包括饼干、牛奶、方便面等。(新华社记者裴鑫摄)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少女因微笑而愈加美丽,因美丽而愈加微笑。
  ——2008年5月18日,绵阳九洲体育馆,一位受助学生在微笑。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亲人去了,总是要生活,心宽一些,笑容会打开新的出路。
  ——2008年5月21日,都江堰幸福镇联盟村的一个灾民安置点,75岁的张淑华阿婆领到食品后露出了笑容。他的孙子在震灾中死亡。老人说,有这么多人的关心与帮助,她和家人一定会坚强的活下去。(王凯摄)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地震可怕,笑容不会逃走。即使在防震棚里,也要把最美丽的笑展现给亲人。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欢乐让我们在一起,欢乐让我们重新开始。  
  ——绵阳市九洲体育馆里,2万人的爱心大家庭很温暖。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我们为食品高兴,我们为自己高兴,我们为能和大人在一起高兴。
  ——受灾小朋友领到食品。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我们用笑容等待亲人,亲人会闻到笑容的味道。
  —一批在地震灾害中与父母失去联系的北川县儿童在绵阳市社会福利院得到了较好安置。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童心是最宽阔的,童心是最深远的,所有的伤害就如一块抛入池塘的石头,很快不见了踪影。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老人和孩子,最脆弱的两个群体,在大灾面前保持最纯粹的快乐。
——田大凯在和自己的孙女小燕欣嬉戏,高兴之余,小燕欣在爷爷的脸上亲了一口。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姑娘你憨厚的笑容已经被复制到十多位同学的脸上,你救活了他们,他们的生活和你一样依然灿烂。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省青川县木鱼中学初一13岁的女生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鱼水深情,乳水深情,人民看到了活生生的公仆形象和道德楷模。
  ——5月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蒋小娟义务为一些急需哺乳的地震灾区孤儿喂奶,却“狠心”把自己才6个月大、同样需要母乳喂养的孩子交给父母照料。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祖母,您就是我的祖母,您平安地活着,就是我们子弟兵的幸福。
  ——彭州国坪村4组80岁的米道秀老太太面对小战士张洪送到嘴边的西红柿,高兴地吃了起来。(王耀成朱勇王文伟摄)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宝贝,认一个新的亲人吧,你不认识他,却熟悉这份同样的爱。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孩子,这些都叫叔叔,都叫解放军叔叔,都叫亲人解放军叔叔。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宝贝,我是解放军阿姨,阿姨也是妈妈,全国人民都是你的亲人。
  ——5月20日,南京军区第85医院救灾队的医护人员抱起16日出生的新生儿张弘扬,旁边是他的母亲。小弘扬是在这个野战医院出生的第一名新生儿。(新华社记者姜帆摄)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志愿者不分工种,个体户也是英雄。
  ——5月20日,20岁的救援志愿者、种蘑菇的个体劳动者尹春龙前来成都军区总医院看望他搜救出来的伤者。(张斌摄)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昔日大地震幸存者,今天大地震志愿者,热血沸腾30年,热血跨越3000里,连结唐山和汶川。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使唐山失去了24万人,如此的切肤之痛,使唐山人民更能体会了解汶川人民的苦痛。图为唐山人民志愿献血情景。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中)

  告诉国际友人,中国受灾了,我们需要援助,我们还以爱心。
  ——5月16日,近百名中国留学生和当地华侨社团成员在德国波鸿鲁尔会议中心外为四川地震灾民募捐。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上)

这一吻这一握这一笑(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