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2007-11-13 23:42:04)
标签:

我记录

感动瞬间

随笔/感悟

回家

回到拉萨

精神家园

西藏

雍布拉康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回到拉萨日记之四】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见了你,我们彼此喜欢;再次相见时,你不要装作不认识我……”乃东县昌珠镇门中岗村妇女扎西玉珍和她的伙伴哼着温柔的情歌。是时,巴鲁(桑)香气正缠绕着雍布拉康王宫山上的女人们,山脚下西藏最古老的村庄里传来鸡鸣的声音,雅砻河像几千年前一样环抱着同样是西藏最古老的农田。
    俺刚刚爬到巍然耸立的西藏最早王宫的门口,就被这歌声和香气所陶醉。妇女们在客气地兜售经幡、风马、巴鲁叶和巴鲁枝。她们的笑容纯粹得像头顶不远处的阳光、蓝天和白云。
    34岁的拉巴卓玛递给俺一卷经幡。她家里种着青稞、小麦、大豆、土豆和油菜籽,农闲时她上山做小买卖,丈夫到泽当镇打工。她有两个女儿,一个5岁,一个3岁,说不想再生孩子,太累了。她最远去过拉萨朝佛,一共去过两次。
    她们一直在笑着,俺转身进入王宫的时候,她们又在唱了:“阿措嘎娃拉,阿措吉娃拉……”昨天说到的帅哥副乡长益西告诉俺,她们唱的是“我们又高兴,我们又舒服……”哦,她们在王宫的山上俯瞰自己美丽的家园,手中的小买卖又让家里的生活日益红火,心里能不高兴吗!
    一对父子在山巅恭敬地系着五彩斑斓的经幡,儿子丁子扎西是一个青春靓仔。他们从甘南藏族自治州辗转乘车六七天而来,由于是第一次到藏族文化的发祥地来寻根,即使花再多盘缠,他们也觉得值。
    “兄弟,我是从云南香格里拉来的,帮我留个影。”有位藏族哥哥身着摩登的衣衫,拴毕经幡,洒完风马,招呼俺。
    “扎西德勒!能给你们照个相吗?”俺向一对来自贡嘎县的母女征求意见,端庄的母亲爽快地答应了,漂亮的女儿却还羞达达地躲到阿妈背后。
    越来越多的普通藏民、僧人爬上崎岖的峭壁,来到王宫的山上虔诚地履行朝拜仪式。即使是步履蹒跚的老人家,即使面临艰难险阻,一种精神在山顶激励着他们的登攀。
    正端详他们纯净的表情,倾听“哈苏拉”的呼唤,几千里外的朋友来电,以及老婆问候与鼓励的短信,让俺无法再在这清冽的山风里保持沉默。
    “回到拉萨……回到了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回家”的渴望让俺又创造了一项自己的纪录:继9年前在柴达木盆地、8年前在拉萨之后,俺在吐番大王松赞干布和他的文成公主修建的这座王宫的山巅,再一次豪迈地表达激情与誓言。
    激情随风而去,石头闪闪发光。攀爬中,外交部的马妹妹迷上了山顶小摊上的奇石。她闺女痴迷于各色美石,她走南闯北总要背着沉甸甸的石头回家。当石头随着它的新主人下山后,益西兄弟也捎带做好了52岁的小摊主人索朗西洛的工作:满足俺们的愿望,访问他位于山脚下的家。
    这是一所在自治区安居惠民工程中建造的二层小楼,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索朗西洛的老伴正带着两岁的外甥女白玛康珠一起晾晒金黄的麦粒。看到孩子,却没有糖,俺立即飞跑到对面的小店买来几句巧克力。索朗家在低处种田,在高处摆摊,就把小儿子达瓦顿珠培养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本科生。儿子身着警装的酷照和“2006年优秀实习生”的奖状端端正正地摆在二楼的台面上。上面用白色哈达搭着的是一幅年画,画着我党三代领导人的头像。
    “尊贵的客人,吃核桃!”索朗西洛的老伴笑哈哈地端出一纸盒子干果。俺们哪顾上干果,而是喜欢地抱起两岁的白玛康珠和她8个月的小表弟,轮番合影。特别是小男孩胖嘟嘟的小脸蛋,贴到俺的老脸上,啊呀,少数民族同胞是如此幸福,一生可以至少两度享受这样的陶醉!
    我们身边的益西兄弟就要首次享受这样的陶醉了。2003年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他志愿回乡创业,才华与品质赢得了娇妻的芳心,再过7个月,益西副乡长就要当阿爸啦。现在他每天都要搭车到自己挂职的颇章乡去上班,目前的重要任务就是帮助两户农民盖起安居小楼。每栋安居小楼需要4、5万元,政府可以解决1至2.5万元,余款再通过无息贷款等渠道筹措。益西说帮助乡亲们搭建起新家,自己也感到幸福。看来,不久的将来,益西兄弟就要福上加福哩:)
    晚上从山南回到拉萨,自治区外宣办的杨大哥向我们讲述他扎根西藏26年的传奇经历:全线踏勘西藏与周边国家的边境,发现和设计新的旅游景点,向世界讲述西藏的新发展、新故事和新景象,等等。雪域高原的边边角角大都烙下了杨大哥的足迹、智慧和汗水。俺如痴如醉地听着他装满一肚子的故事,觉得他已经把西藏当成了自己的亲人。道别时,他有力地握着俺的手说:“26年前,我从陕西来援藏。26年后,西藏已经成为我的家。”
    敲着上面这些字的同时,一阵阵芳香袭来,它来自身旁纸袋里的巴鲁香草。俺离开雍布拉康时,买了4份香草,1份搁进王宫前的香炉里烧了,3份带了回来。巴鲁的香气因为缭绕在藏传佛寺里,而融入神圣。而对俺自己,这种特别的香气则对接了回到拉萨的激情,唤起俺对于精神家园的神往。
    回家,扎西德勒。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这么看去,王宫并不陡峭。然而朝拜者知道攀登的艰险。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售卖香草的女孩,自然构图。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哼唱情歌的女人们,幸福不必羞涩。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王宫寺庙和尚友好而迷人的笑,居高不临下。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西藏第一村与第一田,活着的化石。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五彩经幡,维系当今与未来。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风马飞扬,同样提交彩色的祈祷。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丁子扎西,掩不住的帅气。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摊主索朗西洛大哥,阳光是他的名片。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母女都是美女,大方是第一气质。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索朗大哥的别墅,质朴兼以华彩。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晒麦,两岁娃娃感受劳动场景。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益西兄弟捷足先登,展现安居惠民的笑容。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索朗大哥家的摆设,讲政治,讲学习,讲整齐。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还讲情趣,各色花草上了台面。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抱着两岁的娃娃白玛康珠,与大嫂合个影。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抱着两个宝宝,幸福指数有多高?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与高原之舟面对面,彼此明白多少。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拖拉机与羊,养家糊口的不同载体。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朝圣之路,冰雪无阻。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业余行为,专业精神:)

 

回到我们阔别已经很久的家

巴鲁香草,用芬芳引领回家之路。

 

 

【回到拉萨日记之三】
俺今天遇到的咋都不是一般人物呢

 

【回到拉萨日记之二】

收获多多 悲喜交加

 

【回到拉萨日记之一】

世界上最高的博客

 

1999年作品:回到拉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