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次项目开座谈会,从成都到哈尔滨,切实的感受到了西南与东北的差异。
这是第二次到成都,闲暇之余就会选地方到处逛逛,这是让我非常为难的地方,因为成都市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它们不仅拥有深厚的川蜀文化底蕴,而且经过多年的建设 , 多已成为各具特色的游览胜地。如恢宏大气的武侯祠、清幽静美的杜甫草堂、修竹满园的望江公园 、古老珍稀而又颇为现代的金沙遗址,好吃好玩的宽窄巷子,锦里古街等等,自己不去查,光听出租车司机介绍都已经数不过来,而每次我的时间只够去看一个地方,让我纠结的总是先去哪里比较好呢?
在大街小巷随便走走, 都 能明显地感受到成都是一座休闲城市。悠闲的生活方式是很多成都人所认同和追求的。他们既能赚钱又 会 花钱, 懂得 及时行乐享受人生。就是一些尚不富裕的人 们 ,也生活得逍遥自在。成都人喜欢喝茶,摆龙门阵(谈天说地),生活区到处都是装修雅致的茶馆,价格却不是很高。我很佩服成都人,没事的时候就找几个人凑在一起,一杯茶加一张报纸,一坐就是大半天!晚上的烧烤摊更是红火,这次发现了一个叫做耍都的地方,就是小吃街,一路上都是各种吃食,不愧于成都美食的称呼,而更加有特色的是,欧洲杯开展,各个食店门口都放了大屏幕投影,为那些半夜看球的人,这阵势,我在西餐厅酒吧街看过,在烧烤摊,绝对是第一次,一边吃烧烤,麻辣烫,一边看球,绝对的惬意。
周二的下午,我去春熙路这条繁华的商业街上实地走访店铺,了解客户的及产品的情况,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几乎忘记了这一天是周二不是周末,下午两三点钟,成都的人民不是在上班,而是在逛街,各种店里都是人,除了游客,我们的成都人民真的不用上班吗?我很奇怪,后来跟出租车司机聊天,司机说其中一个原因是住在成都的很多人都不是在成都上班的,如附近军工厂等类似的单位,上班一段时间,休息一段时间,所以就变成了在成都的时候都是休息时间,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吧。不过还有一个发现,几次搭出租车下来,我发现,成都的出租车司机绝不亚于帝都那样无所不知。
相比之下,哈尔滨则是一个绝对的北方城市,还没下飞机,就被满口的东北话包围了。
首先印象深刻的是出租车,一下飞机将近半夜一点,去打车的时候,交警给了我一张监督卡,告诉我去哪里打车,我心里说,哈尔滨的出租车真是够规范的,还有监督卡,这要是搁其他城市,大半夜的,司机不乱叫价都新鲜。可是,第二天就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哈尔滨满大街都是黑车,坐了三天出租车,发现没有几辆是正规的出租车。虽然都是挂着正规的出租车牌,到哪都是拼车,从中央大街回来,拉了三个人与我拼车,明明只有17块钱,要我25块,连票都没有。
但是到了哈尔滨你才知道什么叫做甜。同样去商业街走访,只听到女服务员满嘴叫人:“哥,你看看!”、“哥,你要点什么?”“姐,有什么需要么”哈尔滨人的嘴真甜。特别是到餐厅吃饭,要了一碟“大拉皮”,只听到女服务员说:“我们家的拉皮可好吃呢!”让她吓了一大跳,谁到她家吃饭了?!应该是“我们店的拉皮可好吃呢!”,嘴甜得不得了呀!座谈会的时候,刚刚认识的大家也是互相哥姐的叫,我也入乡随俗了一把,“**姐,你也说说呗,你是怎么看的呢?”
除了人,印象最深的是整个城市的俄罗斯风情,中央大街算是代表,建筑都很有特色,就连哈工大的教学楼,都是这样的风格,还有各种卖俄罗斯特产的店子,走在中央大街上,甚至会有种异国他乡的错觉,当然浓厚的东北味也会时时提醒你,这是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