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2010-03-02 17:53:57)
标签:

旅游

山西

猫咪

杂谈

分类: 人在旅途

2月17日(初四)

天蓝蓝的,纯净地蓝。

云淡淡的,轻纱般地淡。

阳光柔柔的,少女巧手样地轻柔。

一行人沿着黄河与大山之间蜿蜒的山道,寻访晋西民居,先后去了李家山、寨子山和西湾村。

 

前人选址构筑家园,注重接纳天地精华,要么依山,要么傍水,要么依山傍水。

道法自然、形神兼备、天人合一的理念源远流长,体现着乡土农耕文明的核心价值和智慧。

许多优良的传统文明,随着当代人的盲目逐功近利,正渐渐从人闪视野中淡去甚至消失掉了。

幸好先辈们留下了一些尚没有完全遭受破坏的遗产,让我们去感悟、瞻仰和缅怀。

 

第一站,我们去了李家山。

李家山可以说是一座山,也可以说是一个村落,村就是山,山就是村,山村一体。

村落是依据整个山势山形而建的。村子有着完备的排水系统和紧密衔接的道路系统。村落布局严谨,一个个窑洞自山腰盘旋至山顶,高低错落,落差极大。

村子右侧是峡谷,峡谷的水流流向黄河,在村子高处平台,能够清晰地望见滔滔南流的黄河。

据说李家山是当年经商发达了的李姓叔侄建造,村子分为两个片区,以村内小小的峡谷为界,相互呼应。村子整体海拔很高,可以保证比其他任何村落更早地见到清晨的阳光。

李家山可谓天上人家。这已不只是个村,还是一种人居艺术,让人惊叹前人的奇思构想和创造力。

 

第二站,我们去了寨子山。

寨子山也是依据山势山形而建,但其山势较为平缓,说是黄土高坡似乎更合适些。

高大的门楼、雕花的廊柱、宽敞的窑洞、大大的院落,都显示着这个村子曾经的丰裕和富足。

即便是今天,也因为寨子山地势开阔平坦、交通便利、紧邻农田和水源,也是较发达些的。

润之先生东渡黄河,向山西及以东地区跃进发展时,曾经在这个村子里作过停留。

村子里的陈祖儒老人曾经见过润之先生,我们也亲眼见到了陈祖儒老人,并与之攀谈。陈祖儒老人高大健朗、鼻直口阔、眉目豪气。据他说,他当年的身高还要比润之先生略高一些。

 

第三站,我们去了西湾村。

西湾村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村落,可以说是风水中国古村落的绝佳典范。

正所谓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远观西湾村象是一把大大的太师椅,背依一座山丘,清秀的湫水河在村前缓缓流淌。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古朴的西湾村更象一处世外桃源。

西湾村的村道和居所大部是以巨大的石头作为材料,结构严整,布局紧凑,无梁的大石垒砌成的村内通道,兼具了防雨的功能。西湾村象是一座精心设计的坚固的城堡。

村民皆姓陈。据说西湾村是当年外出的商人们为留守的妻儿所建,缺少男人防守的村落,建造地稳稳当当些,也在情理之中。村子是相对封闭式的,只有一个进出口供人出入,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或许也是出于对外人的防范吧!

从村子里走出来,正碰上几个老人倚在墙脚晒太阳,安静闲适,淡定从容。离开西湾村时,竟然对这里有种深深的留恋……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晋陕行之三晋西乡村民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折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