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那座城......
(2008-07-14 15:09:49)
标签:
杂谈 |
只有在这样阴雨绵绵的天气里才能尽显出马头琴声的忧伤和悠远来,喜欢这样的悲凉,喜欢这样的孤寂,更喜欢这样的安然无恙。
这样的氛围让我有点想家,有点想我的爸爸妈妈,也不知道远方的他们在没有我们的日子里过得可好,过得可安心。唉,我也不知道活了这么大了能为他们做点什么,能让他们安心什么。曾在去与留的问题上争执了许久,但还是选择了离开,选择了过这种漂泊而又紧凑的生活,也许是出于无奈,但也许更是出于内心所向吧,觉得既然无意间发现了另一面的人生,那干嘛不去尝试一下呢,也许那会是更适合自己的!如果这些年没有出来独立生活,没有去独立的经历社会,还是留守在那个安逸、安静又安稳的小城里的话,我想我跟所有那座城的人的想法和状态都是大同小异的:拥有一份安定的工作,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还能拥有一份快乐的心境,守候在年迈的父母身旁安守于天伦之乐。我没有细想过我曾经是不是就是那样期望生活的,但现在我对生活的理解却已远远不止这些了,因为现在的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去过那种一眼就望到头的日子,我心中的世界也早已不是那座城那么大的范围和状态了。终于明白了一个人的意识和阅历决定她最终会去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决定她会固执己见的按照自己的方式来活着。我想这才是那个真正属于她心中的广阔世界吧,达到的是真正的自由无边、真正的不拘一格和真正的尊重自我。
父辈们更希望我们过一种平和平淡的生活,而我们却在极力的摆脱这种平淡去试着创造更多的波涛澎湃;他们会用一辈子的经验告诉我们人最终还是要回归平淡的自然道理,而我们却无论如何也耐不住平淡的无奇给我造成的无趣、无奈和颓废。我知道他们是对的,但我们就错了吗?难道我们就不能在平淡的基础上去增添些色彩和意义吗?难道二者就不能中和了吗?我们去理解他们的想法是很简单的事,但让他们来理解我们的想法却比跨过一道鸿沟还艰难。在理解的问题上,你永远不要指望了解少的那一方会理解了解多的那一方多少,因为只有多的包含少的,而没有少的能够包含多的道理存在。就像我们知道父母的生活,也曾经跟随着过过他们主导下的生活,而他们却在我们成人以后就渐渐的从我们的生活中分离出去,可以说他们对我们是不甚了解的,所以在理解的问题上我们要包容他们,我们后辈要做出让步。当然顺从他们并不代表放弃自己的想法,很多他们不懂或者是不理解的事情我们可以背着他们去做,只要我们能控制得了风险和承担起后果就是没有问题的。他们毕竟已经年老而我们却还身强力壮,所以我们注定要承担的更多,要逐渐的把这个社会角色对调过来,这也是我们能对他们负担的责任。
从来都没有放弃去过那种让自己其乐无穷和厚实的生活,记得对自己说过:让那些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来磨练自己的意志,让想去做的事情来支撑活着的意义。我希望不喜欢做的事情越来越少,喜欢做的事情越来越充斥我的空间;我希望我能再洒脱一些,能再不拘一格一些,让一切真正的听从了自己的心声,让自己尽尽兴兴的活那么一回。这一切的一切都不难,难的是怎么才能驾驭得了自己,怎么才能让自己坚持下去。人呐最难过的就是自己这关,过去了就真的可以一马平川了。
斜风轻抚着细雨,细雨缠绵着斜风,马头琴的声音依旧深邃广阔,而我也依然平静如初……